
在庆祝湖北省第十五个环卫工人节之际,郧西县环卫工人张孝卫,作为十堰市两名环卫工人代表之一,被湖北省住建厅授予“2011年度优秀环卫工人”称号,为我市的环卫工人争得了荣誉。为此,笔者跟随张孝卫,记录了他作为一线环卫清运工人辛勤劳动的全过程,印证了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环卫事业甘洒汗水报春秋的情怀。让我们通过此文走进:
张孝卫的一天
10月28日,凌晨四点半,到处一片寂静漆黑,在县环卫所停车间内,几组负责垃圾清运的司机和挂桶工上车,准备工作。在县一中出口路段上,笔者第一次近距离目睹了垃圾装运过程。
4点40分,“一、二、三、下!”清运工张孝卫和挂桶工拖抬着垃圾桶走下人行道,喊着口号,走到清运车后面,安全确认、用力拉桶、准确挂桶、倒装垃圾、卸桶归位、压缩垃圾、迅速上车一系列动作被挂桶工熟练地操作者着,犹如训练有素的军人,一个垃圾桶的倒、装程序平均两分钟完成。
5点20分,垃圾清运车来到城区主干道郧西大道。张孝卫和挂桶工下车装运垃圾,一系列操作流程完毕后,由于桶内垃圾堆压过紧,垃圾挤压在底部倒不出来,挂桶工不得不反复操作液压控制阀,让挂在勾上的桶抖动。“哐当”,垃圾桶掉落在了垃圾车厢内,张孝卫和挂桶工只有合力将桶拉出来。“你们这样抬桶不担心砸到脚么?”记着问。“桶掉到车厢内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我们已经熟练了操作流程,安全上当然要相互提醒,做好确认”。张孝卫说,“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多,这条路是城区主干道,垃圾量很多时候比生活区的多,我经常还会修理垃圾桶,换换滑轮什么的,我车上放的扳手、钳子、滑轮都有,随时修理有问题的垃圾桶,这样我们工作更方便了,效率也高了。”
6点20分,垃圾清运车来到郧西县居住居民区天河彩虹城,天空下起了细雨。“倒、倒、倒……好!”挂桶工指挥着张孝卫倒车。清运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张孝卫变下车跟挂桶工一起拖桶、挂桶,张孝卫告诉笔者,小区停车面积有限,私家车太多了,有时候都不知道会在哪里堵路,而且垃圾车不同于一般的货运汽车,车尾后面的情况无法通过后视镜了解,必须有人指挥。车子走走停停,进进退退,非常考验驾驶技术,更决定垃圾清运速度。每天能及时清走所有垃圾也多亏了自己的搭档——挂桶工,
9点,在车上匆忙吃过早饭的张孝卫们又要继续工作了。10点半,垃圾清运车来到垃圾处理厂,把早上清运的垃圾卸掉,随后,他们又返回城区,中午1点,他们又要开始重复早上的工作。张孝卫说,城区生活垃圾每天有120多吨,必须全天候保证把自己负责路段的垃圾清运完毕,做到日产日清、随有随运,才算完成工作,这样每天上班时间达10个小时以上,而且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遇到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工作量更大、更辛苦。
这就是张孝卫,就是我们一线垃圾清运工的代表。
践行党员诺言
张孝卫不仅是一名垃圾清运车驾驶员,更是一名称职的党员。他时刻铭记党的宗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他一直担负着郧西老城区小街背巷的垃圾清运工作。老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差,改制单位多,流动人员多,卫生死角多,垃圾量大,张孝卫同志服从领导安排,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每天都及时将各单位、居民所产生的垃圾清运干净,得到了社区干部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2010年7月的一天凌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张孝卫同志在上班的途中不慎骑车摔倒在地,将他的小腿摔伤。值班管理员知道后,安排他回家休息。可他说,“我如果休息,别人干我的工作不熟,那城区的垃圾不能及时清运,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而且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一名党员,更不应该能允许这样的状况发生。”就这样,他坚持将自已所负责路段的垃圾清运完毕后才到医院检查包扎伤口。
按照所里有关规定进行工作,特别是在装运垃圾,因为压缩车车箱密封,看不见里面到底装运多少,上车工有时偷懒,张孝卫随时督促他们说:“国家都在提倡节约社会,我们不能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呀!”的确,张孝卫同志说到也做了,三年他为环卫所节约修理费、油料开支5万元。他经常自学一些机械维修技术,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经常琢磨车辆专用部分的工作原理,现在他已经成了维修扫地车、洒水车的“专家”。
张孝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地工作在垃圾清运第一线,他时刻关心着别人,关心、尊敬队里的长辈,经常在工作中自己抢着做。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老黄牛精神;努力工作,勇于进取的健康心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
随着郧西县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保洁面积也逐渐增加,郧西县立志要用三年时间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如何巩固成果,确保成功,环卫工作者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但是,我们坚信,有张孝卫这样爱岗敬业的模范,有300余名环卫工人的奉献,我们城区的环境将会更加靓丽、更加美好,创“国卫”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