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有意思”老师刘广龙
2018-01-21 09:46:31   来源:一线华农人   分享:
0


IMG_6968


2016年3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公示,资环学院的“青椒”刘广龙得知中选的消息,兴奋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看来转变方向的思路是对的。”他申报的项目是“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铁及其配合物驱动磷释放的光化学机制研究”,而三年前他主攻的方向还是环境材料化学。回忆起这几年,从完全迷茫到逐渐清晰,刘广龙笑道,“还是蛮有意思的。”

从“卖化肥”转行“做研究”

刘广龙大气开朗,大四毕业时找到了一个心仪的销售工作——卖化肥,“要是坚持做下来,我现在应该也能做得很好。”但在父母的建议下,他最终放弃了工作,选择了考研究生。

刚读研时做实验连续失败,但不同于常人的气馁,刘广龙这时候倒是觉得“科研还蛮有意思的。”就这样,凭借对科研的兴趣和不服输的精神,刘广龙在华农一直攻读到博士,硕博在读期间,他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博士一年级就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随后留校任教。

一些文章的发表曾在一段时间内让他颇有成就感,同时又觉得科研简单且无聊。但入职以后连续两年没有命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相关项目,让他对过去的认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静下心来思考,发现科研方向若偏离学校的农学背景,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浮萍,不知道何去何从。

做科研需要创新,创新在刘广龙看来才是最有意思的事。他认为,科研除了拿现有的理论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应该在研究理论上创新。在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周易勇研究员聊天时,刘广龙发现现在水体中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过程值得深入研究,而有机磷的生物矿化过程已经研究的很多,但是有机磷的光解研究还比较少。2013年,在导师朱端卫和胡荣桂的指导下,他决定转变研究方向,涉足磷的光化学转化领域。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刘广龙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功底的薄弱,开始不断地读书以充实自己,秦伯强研究员和范成新研究员写的一些书他时常放在手边。

环境水体中天然光敏剂能否实现水体中有机磷的降解而转为无机磷呢?带着疑问,他查阅了很多的文献,与此同时申请湖北省基金——浅水湖泊有机磷向生物可利用性磷转化的光化学机制研究,这让他再一次体会到了博士期间发表第一篇SCI论文的那种成就感。

“刚转方向时四处碰壁,但找回了刚做科研时的感觉,太平淡就没意思了。”在湖泊水体磷光化学转化研究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问题,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刘广龙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随着对研究思路的进一步深入挖掘,刘广龙多学科交叉地运用环境化学、湖泊学、植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技术、研究方法和手段,将室内模拟与野外原位研究相结合,对比研究了环境中磷在稻田水和湖泊水体中循环过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广龙先后获批青年基金、博士后面上及特别资助、霍英东基金等10余项项目,在J. Hazard. Mater、Nanotechnology、Chem. Engin. J、J. Mol. Catal. A和化学通报等期刊杂志发表相关科研论文近20篇。

科研基金越拿越多,但于他而言这仅仅是一个起点,“希望能发一篇自己认可的文章吧。”他认为一篇优秀的论文是通向成功的台阶,由于科研方向的转变,让他在这个新的方向成为了一个新的菜鸟,他希望在一个大家认可的期刊上发表一篇让同行能够接受自己的工作的文章。

目前刘广龙老师正与我校四位“青椒”一起从事水体污染与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因为对水体、土壤内氮磷循环反应认知不清,过去大量修复工作并没有取得实际成果,如今,他们的“青椒小组”便主要致力于水体氮磷循环过程的基础研究。此外,刘广龙老师也提出:“治水不应只治水,应落实到地上,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爱玩”老师的“随性”教育

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刘广龙也做得“蛮有意思”。就职以来,刘广龙在学生评教中始终位于前列,先后三年校年度考核优秀,并分别于2012、2014、2015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三等奖。

在教学上,刘广龙尽量朝着因材施教方向靠拢。在为生物技术专业上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上,为了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刘广龙向学校申请将以往的“过程考核+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改为“过程考核+论文考核”,注重课程的过程考核,并且期末考试改为论文考核,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他任班主任的班级——环工1202班12人考取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985”或国外院校研究生。谈到自己班里的学生他满是骄傲,“作为一名教师,更多的成就感是来自学生。”但是刘广龙并不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去报考研究生,在他看来考研并不是学生成才唯一的出路,科研需要的是兴趣,“不应该刻意去要求学生做什么,做人要随性一些,只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就好。”刘广龙说。

教学之余,刘广龙还带领本科生做SRF项目。与其他导师不同,他要求每个团队都不超过三个人。“人不在多。”他说,既然做了,就真正地做出一些成果,不要混时间。他为每一个团队在一个大方向下制定出三个小方向。“现在学生的能力是很强的,只要相信学生,就会收获很多惊喜。”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更注重学生科研思路的培养,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的思路。

如今,刘广龙带的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刘老师平时很喜欢和我们交流,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工1202班班长王新平这样评价。刘广龙总是尽己所能去帮助学生,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的胡亚静大二时助学金没有申请上,刘广龙便尽全力帮她申请了学校一个500元的补助。

“当他的学生很幸运。”孙奇在大三刚开学时找兼职不顺利,刘广龙知道后,即使当时自己正在生病,仍然安慰她,并时刻关注她的状态。对于刘广龙来说,自己能够帮助到同学们,就很开心。

“不忘感恩,可行千里。”刘广龙也十分感念自己的老师,朱端卫老师带他走上了科研的道路,胡荣桂老师和周易勇老师让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工作以后发现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工作能力是非常难的,也明白了老师们在他的科研道路上付出了多少心血。”

谈及个人性格,“爱玩。”刘广龙这样评价自己。在繁琐的工作之余,刘广龙每周都会去打一两次羽毛球来放松,他觉得运动既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又可以锻炼身体。散步是他的另一个爱好,“上班我就尽量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思考一些事情。”他如是说。

“爱科研善教学,懂运动爱生活,广交朋友的热心人!”同事和领导们这么评价他。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