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躬耕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2018-01-21 09:44:58   来源:今日湖北网

——专访湖北省人大代表、著名类风湿病专家周祖山

□记者/陈思炎    通讯员/晓玲  宣灏  龚华

 

 9.jpg

人物名片:周祖山,二级教授,主任医师。洪湖市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荆州市第二届、第三届人大代表,洪湖市第五届、六届、七届人大常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基层优秀中医”、“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首届知名中医”、“湖北省首届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主持研发了痹康宁系列制剂、周氏关节止痛膏等新制剂产品,其中“周氏关节止痛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痹康宁Ⅱ号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项课题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10.jpg

“没有大慈恻隐之心,攻克顽症、救死扶伤,就是一句空话。”这是洪湖市中医院院长周祖山的口头禅。20多年来,他采用独特药方先后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患者的生命,被患者视为救星;他率先研发了祛除类风湿顽疾的系列良方,填补了我国对该病的医学诊疗空白,使我国中医对类风湿病的治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他创造的“三名模式”——即一个名医带动一个专科,一个专科撑起一家医院,被中国中医界称之为“周祖山现象”。正因为身怀精湛医术,对患者拥有慈爱之心,很多患者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找他诊治疾病,因此,他的日程永远都是满满的。在湖北省两会期间,记者对周祖山进行了专访。

 

子承父业   攻克“不死的癌症”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世界性疑难病症,被喻为“不死的癌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周祖山的父亲周承明先生为救患者,以身试药,成为当代医坛探索研究雷公藤并打破禁区,将雷公藤全根制剂运用于类风湿病临床治疗的第一人。

2000年,周祖山子承父业,担起了洪湖市中医院院长的重任。他认为,父亲的治疗方法疗效虽然显著,但施药还不够精细,诊断上还缺乏具体的定性、定量标准与分类,理论上也不便于总结和提高。怎样才能使祖传秘方和父亲的绝技得到进一步发掘和提高呢?在继承父亲治疗风湿类疾病经验基础上,他通过实验观察研究以及加强现代中药制剂室建设、改进完善加工炮制工艺,使雷公藤系列方药安全性更加周严,临床疗效再获提高。“原来雷公藤药物没有针对少儿患者的,现在我们研制成‘益幼糖浆’,填补了空白”。

此外,他还主持研发了“周氏关节止痛膏、活血壮筋片、清热通痹片、归耳补血丸、养阴通络糖浆”等新制剂产品。他的系列药物研发成功,打破了“不死的癌症”不可攻克的神话,从而使我国中医对类风湿病的治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些医疗专家和医药研究机构用“五个最早”和“四个领先”来评价周氏父子和洪湖市中医医院。“五个最早”是:研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为全国最早;发现雷公藤并运用全根制剂于临床为全国最早;承办召开雷公藤研究学术研究会为全国最早;出版雷公藤学术专著为全国最早;出版类风湿关节炎防治科普书藉为全国最早。“四个领先”是:以雷公藤为主的系列制剂研制成功及有效率全国领先;对雷公藤的合理使用及毒副反应的处理全国领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的研究全国领先;洪湖中医院每年门诊人次在国内专科医院中遥遥领先。这些学术成就奠定了周祖山在全国风湿病学术领域的权威地位。

 

妙手仁心   千里送医义为先

 

周祖山有一条不是规定的规定,即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义务送诊活动,于是有了“情动会宁”的佳话。甘肃省会宁县一个叫郑花(化名)的姑娘,因母亲患类风湿病瘫痪在床导致家贫失学,20037月的一天,郑花在走投无路时从广播中听到周祖山的名字,便写来一封求援信。

很快,周祖山便带着医疗车赶到这个偏僻乡村,义务诊治郑花的母亲,并拿出自己的工资供郑花继续读书。郑花的母亲经治疗后恢复了劳动能力,而郑花也在周祖山的资助下读完了初中、高中,并考上兰州交通大学。

2006912日,周祖山再赴甘肃会宁义诊时,将郑花送到大学校园,为她代交了学费并承诺要一直将资助延续下去。郑花提起这事就热泪盈眶:“没有周院长我不可能读大学,是周院长救了我们一家!

不仅如此,邀请周祖山“出山”的人也接踵而至。河南的一家私人诊所,三番五次邀请他去那里设立诊疗窗口,许诺月薪2万元,被周祖山婉言谢绝。同样,香港一家大公司总裁以月薪5万港币待遇聘请他到香港挂牌行医,周祖山依然不为所动。他说:“金钱乃身外之物,我人生的目的不在赚多少钱,而是要像父亲一样,把毕生精力和医术献给广大的类风湿病患者,让他们早日摆脱病魔,健康生活……”

由于周祖山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被他治好的病人,离开洪湖时出于感激之情,总想送点什么以表达自己的心意。但周祖山哪里肯收?他说:“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我能有今天的医术,全靠党和人民的培养,我要将所学的医术,无偿地奉献给党和人民。”

 

“三名效应”  中医特色风生水起

 

“外地患者每年递增10%,都是口口相传而来的”。120日,记者在洪湖市中医院风湿病专科病区采访中随机接触到的患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也有来自国外的。来自江西省上饶县患者吴义明告诉记者,他患强直性脊柱炎,几天前他是被担架抬着进入病房的,经服汤药、药酒,现在自己能下地走动了。来自宁夏银川的患者庄晶说,她是慕名而来,并且是自费转过来的。

“中医院和综合医院,在硬件设施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周祖山对此深有感触,作为医院领头人,他制定了“名医、名科、名院(简称三名)”的发展方针。他坚持在办公室“坐诊”,这样既保证了名医的不断增值,也保证了医院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

据风湿病科主任钟明介绍,到目前为止,经周祖山治疗的患者涉及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他接诊的病人达4000多人,数以万计的类风湿病患者被他治愈。

近年来,洪湖市中医院在保持国家级重点专科风湿病科特色领先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对骨伤、肛肠、针灸、推拿、糖尿病、脾胃病、妇科、肿瘤科等科室的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该院已有省、市重点中医专科10多个。该院又投入5000多万元,按照GMP标准建设了占地40亩的制剂生产基地,使得院内制剂品种达到了33个,其中风湿专科制剂就有23个,年产值近4000万元,位居湖北省医院制剂产值之首。医院新的住院楼、制剂楼、门诊综合楼先后拔地而起,业务收入年均递增20%以上。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医院、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省示范中医院、省知名中医院等殊荣。

 

履职为民   不忘职责不忘姓

 

周祖山是位名医,也是位人大代表。“当人大代表,不能因个人原因而将人大代表履职的义务落空。”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近些年来,他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践行着自己的代表责任。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脱下白大褂,周祖山经常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阳光用药,缓解看病贵》的议案,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果。对此,该院一些医生表示不可理解。他们说:“你是院长,你不从医院的经济效益出发,而总是为患者着想,这不明摆着和自己过不去吗?”

周祖山毫不含糊地说:“不错,我是院长,我要讲经济效益,但同时我也是人大代表,‘人民’是我的姓,我要站在公正的立场,替人民说话。”面对尖锐的矛盾,周祖山没有掩饰,没有回避。他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医院虽有医院的苦衷,但同时医院也有责任。”

在周祖山的倡导下,洪湖市中医院率先实行了“阳光用药法”。他们专门成立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院长、专家和医院各方代表所组成。医院所进一切药品,必须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批准,否则将拒绝付款。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所有药品都要进行公开透明的性价比,即在同等药效下,取价格最低的。这样不仅抵制了用药中的不正之风,而且降低了病人的看病成本。

一晃,周祖山担任人大代表有10多年了。面对来自选民和领导的赞誉,他依旧低调:“作为医生,我要尽职尽责;作为人大代表,我还须继续不懈努力,多为人民鼓与呼……”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