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官员徐本禹本色依旧在
2018-01-21 09:44:54   来源:网络   分享:
0
 
                  
                     在津巴布韦的第一堂中文课,给外国友人辅导中文

                                                             徐本禹身后的爱心效应

    2007年,在返校读研期间,徐本禹又远赴非洲津巴布韦,在当地继续自己的支教生涯。这一次,他所面对的,不再是山区娃娃,而是一批批对中文感兴趣的成年外国人。

    徐本禹所在的哈拉雷是津巴布韦的首都,英语是当地的官方语言,因此,他的授课,也只能用英语进行,好在出国前,他接受了英语强化训练,但尽管如此,徐本禹还是觉得有点吃力。不过,当地学生的语言天赋,让他很是惊讶。

    由于授课对象都是面向社会招募的,徐本禹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少同堂的情形。这位质朴又很有耐心的老师,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在物资奇缺的哈拉雷,是一位非洲妈妈为徐本禹送来一瓶珍贵的食用油,让他撑过最困难的两个月。最惊险的一次,是他壮着胆把钻进身体的16个芒果蝇幼虫全部挤出,而芒果蝇食人肉喝人血,如不及时处理将有性命之忧。

    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颠覆了徐本禹对当地人的印象,在津巴布韦,两个陌生人也会互相打招呼,表现得很友好。乘公车时,他们都很安静。如果是空车,人们上车都到有些颠簸的后面座位,先把后面坐满。虽然车上有售票员,但乘客中还是会自动站出一个人,把全车人的钱收好,然后一起交给售票员。

    “在原先的印象中,非洲很穷,没想到当地人素质这么高,还特别乐观。”徐本禹说,短短一年的非洲之旅,在徐本禹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其实,即便在遥远的非洲,徐本禹依然牵挂着贵州,他应邀到大使馆演讲,呼吁更多人一起关注山区的孩子。

    与此同时,徐本禹也为大石村带来了名人效应。2005年,在徐本禹结束支教后,贵州省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出资37万余元,将大石小学建设一新。自此,孩子们告别了危房,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物资,源源不断发往大石村,一批又一批的都市年轻人,前赴后继赶往大石村,在那里支教接力。

    其中,罹患白血病的河南女孩李华芬,因被徐本禹的精神所感动,也随后来到大石小学支教,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为帮李华芬募集医疗费,徐本禹四处奔走,终让李华芬在支教结束后得到了妥善治疗。

    为了让贵州乡村教师接受培训,徐本禹在华中农业大学里成立了红杜鹃爱心社,先后为贵州近20所中小学建立了图书室,并免费培训了90余名乡村教师。所花经费,多为徐本禹四处“化缘”所得。

    据统计,10年来,在徐本禹的牵线搭桥下,社会爱心人士先后为大水乡捐款100多万元,物资捐赠折合500余万元,大水乡共有8所希望小学(校舍)得到了修建,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当地进行暑期志愿服务,有50多人在大水乡中小学进行长期支教。

    此外,徐本禹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还和当地签订了校地友好合作协议,每年都会派专家学者前往贵州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园林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5

    女儿的名字叫“诗茜”

    目前,徐本禹的身份为共青团湖北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副处级官员。在学校部,徐本禹是两大名人之一,十七大党代表、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央视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尽管光环耀眼,但徐本禹一如既往地谦逊低调。“这些外在的光环啊,名气啊,客观上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的徐本禹,穿着打扮看起来与刚毕业时无异,不过,即便走在大街上,已经很少有人能认出他了。

    2010年,徐本禹被团省委领导看中,由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调任团省委现职。问及岗位有何不同,徐本禹说,在机关工作更忙碌,经常加班,但很充实。

    女儿刚出生不到1岁,妻子尚在东北,徐本禹则独居武汉,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些年。尽管对妻子和女儿常常心存愧疚,但徐本禹最欣慰的还是家人对他的支持和理解。

    徐本禹与妻子的姻缘,正是从贵州开始。2005年,还在日本留学的她,从网上了解到了徐本禹的感人事迹后,只身一人奔赴大石村。短暂的接触中,朴实诚恳的他给这个东北女孩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他们通过飞鸿传书,确定了恋爱关系。

    无论是在校读研期间,还是远赴非洲,这个善良的东北女孩始终给予徐本禹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最终,他们在东北领取了结婚证。

    如今,女儿的降生,让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有了爱的结晶。欣喜之余,徐本禹为女儿取名徐诗茜(“思黔”的谐音),来表达他对贵州的思念之情。“离开贵州这么多年,我一直把贵州看做是自己的又一个家,每年都要抽时间去呆上几天,看看学校,看看孩子们,他们需要什么,我都会想办法去做!”徐本禹说,女儿长大之后,要让她做一个志愿者。

    在武汉,徐本禹一个人的生活很有规律,除了偶尔下乡调研,一般都是早晨6点多钟就起床,早餐后转两趟公交车到团省委,将当天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列出,然后开始埋头干活,间或打打电话安排工作,偶尔整理上报材料。“中午在办公室午休片刻,下午一般忙些协调工作和策划活动,一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

    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徐本禹往往花不了几个钱,因为他基本上都在单位的食堂里吃饭。

    工作之余,徐本禹也常常客串志愿者。让他欣慰的是,他在贵州支教时的学生康胜美在考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后,也加入红杜鹃爱心社,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我想起了一首歌里的那句话: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徐本禹说,越来越多的学生怀着感恩之心走出大山,这是最让他自豪的事。

    在贵州支教收获最大

    ——— 对话徐本禹

    记者:在你看来,曾经的支教生涯让你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徐本禹: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没有那些支教生涯,我可能也走不到现在这个工作岗位。同时,我的生活态度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帮助,我一直心存感恩,把感恩当做一种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寻找点滴的感动,将之转化为行动。这些年,我收获最大和最难忘的是在贵州的两年支教生涯,它让我学会把艰辛当作一种生活的磨炼。

    记者:现在成了公务员,工作那么忙,你还有空当志愿者吗?

    徐本禹:周末只要有空,我就会到武汉这边的聋哑学校,陪陪孩子们,去福利院给老人做些事情。对我来说,志愿服务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很休闲很放松。2010年,在著名电视主持人许戈辉的资助下,我还带了30个盲童去参观了上海世博会,这是我到团省委以来做过的最有意义的志愿活动。

    记者: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徐本禹:还好,很充实,能感觉得到自己的成长,工作岗位也要求我得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机关加班多,也常熬夜写材料。

    记者:你对未来有什么预期?

    徐本禹:没有什么特别的预期,就是立足于现在的岗位,踏踏实实做好现在的事,工作之余再做点志愿服务,不考虑太多。

    <<<记者手记

    好人一生平安

    认识徐本禹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有一年,我们搞一个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我把徐本禹请到学校作报告。

    面对几百个大学生,没有华丽的语言,徐本禹只是静静地讲述,讲述他与贵州一群山区孩子的故事,讲着讲着,他忍不住哽咽:“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

    那一刻,很多人落泪了,而讲台上的徐本禹像极一个受了委屈的大男孩。

    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舍弃都市繁华,扛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那份责任,一个人在大山深处苦苦坚守,也够难为他了。

    那场报告作了79分钟,37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徐本禹以自己的坦率和真诚,赢得了很多大学生的尊重。

    那段时间,徐本禹过得很艰难,又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但是,为了对山区孩子的那份承诺,徐本禹始终没有放弃。好在,团省委及时向他伸出援手,将他纳入西部志愿者计划,每个月给他发500元生活费,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后来,徐本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直至感动了中国,走向了非洲。

    期间,我们联系虽少,但始终关注着他。

    这些年过去了,徐本禹过得怎么样?带着这份牵挂,几次联系他,想做个回访,却都因他工作太忙而作罢。

    再次见到他,是在武汉。大周末,正逢他参加一个培训会,只得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做了些交流。眼前的徐本禹,与10年前的他,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衣着简朴,言谈举止间,实诚如故。他所念念不忘的是,自己资助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学费还没有着落。

    不过,在我们的牵线下,团省委展开了爱心接力,联手企业承担了这个学生3年的学费。

    徐本禹一直说,在贵州的两年支教生涯,让他收获最大。或许,除了那些耀眼的光环,与妻子的姻缘也算收获之一。虽是分居两地,但贤惠的妻子和温馨的家庭,无疑给他莫大的安慰。

    三十而立。今年正好30岁的徐本禹,也已成家立业了,唯愿好人一生平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