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做坚定而有热情的科研人
2018-01-21 09:45:54   来源:民大新闻网   分享:
0

       张道洪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我校工作。目前任中南民族大学-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江苏省高性能树脂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化材学院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性超支化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新能源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

张道洪老师

   

        张老师在来到民大的短短8年时间里,主持了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以及10余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同时,张老师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和EI收录45篇。此外,申请发明专利33项,获得授权24项。其中2项科技成果(含氮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环氧树脂、耐高温无溶剂绝缘树脂)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年来,他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评校“科研十佳”2次以及吴江市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

 

       艰难玉汝成,梅花香自来

    

        荣耀的背后,往往都是无尽的艰辛和将近执拗的坚持。在科研的路上,张老师执着前行,从未动摇过。为准备2014年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的答辩,在答辩前夜请有关专家指导进行预答辩,连夜进行修改。而这种在重大活动中,不眠不休的事例绝非偶然。作为一名和实践联系紧密的科研人,张老师除了认真完成校内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不得不经常奔波在路上。有一次为产学研校企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事情,他曾一周三次往返武汉和苏州。

 

         张老师做科研的成功在于做到了基础与应用研究兼顾,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成果比翼齐飞。这些年来,张老师数十项专利成果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张老师非常质朴地说,科研之道,基础是先导,应用是目标,做科研首先应解决生存,只有科研经费充足了,才能做想做的事,而基础研究需要的大量经费,主要还是从企业而来。

                           

         有爱有温度,一路不孤单

 

         张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负责人。他的团队共有教师7人,绝大部分都是30岁左右。因为有过切身体会,他非常清楚一个年轻教师在科研之路上会遇到诸多困难。近两年进校加入他团队的3名年轻老师,在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过程中,张老师就多次与他们进行课题论证和探讨,帮他们反复修改申请书。今年这3位老师都顺利地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老师说,他要以最大的诚意与智慧来回报大家的信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张老师不仅是学院的科研标兵,同时也是教学骨干。他积极钻研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年均教学工作量在450课时以上,主讲的专业课都颇受学生好评。作为材化党支部书记的他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定期联系学生党员,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张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他所带的2006级材化2班多次获院优秀学风班、优秀班集体等荣誉,并有近半数同学考上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的硕士研究生。

 

        学习当与实践结合,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张老师还会带学生去企业实习,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他还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比赛,先后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金奖1项、省一等奖和铜奖各1项,校特等奖1项,校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同时还指导过多组学生获得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他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积极指导和帮助本科生就业,多次获评学院“就业先进人个人”、获学校就业“优秀推荐奖”。

 

        张老师在潜心科研的同时,坚决站稳三尺讲台,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份从容与执着,谱写着他为师者的美丽诗篇。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