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门晚报讯(记者张文 通讯员罗明飞)5日,荆门市召开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对2015年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总结,同时部署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1月至4月,荆门市PM10浓度同比下降13.5%,但浓度值仍偏高,为135微克每立方米。要完成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关键在于5-6月、9-10月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的效果。
5月起,随着秸秆禁烧工作启动,荆门市强化监管执法,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分级分区负责制度、巡查监管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综合执法制度等5项制度,按照“定人、定责、定时、定位、定点”的要求,完善市、县、镇、村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市禁烧和综合利用指挥中心从市直单位抽调36人,组成督查巡查组,全天候对各县(市、区)进行督查巡查。县、乡两级政府成立巡查执法专班,对中心城区、城镇周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重点区域,每日18时至24时等重点时段实行重点管控、专人监管、定点巡查。实行24小时应急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接到群众举报或上级通报后,村组巡逻组、乡镇巡逻队、县级巡查组分别在15分钟、25分钟、35分钟内赶赴现场处置。
市政府将严格按市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对各地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考核成绩优良且居于前三名的县(市、区),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各县(市、区)按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分别缴纳50万元和30万元保证金,一个火点扣5000元,火点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每个扣10000元,瞒报、漏报火点的每次扣10000元,累积计算,扣完为止,余额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