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马俑人类奇迹
本网讯 骊山脚下,世界考古史上伟大发现之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现场原貌堪称壮观震撼。据文献记载,于1974年3月下旬,位于西安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村民:杨志发、杨文学、杨培彦等人在抗旱挖井时,在近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取土时,发现几个破碎用泥土烧制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后紧急通知向村委报告层层递进,后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发掘,兵马俑得以重见天日。并掀开了掩盖兵马俑威严的千年面纱,一个空前盛世就展现于世人眼前。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22岁亲政,39岁统一六国。传说这些秦佣是秦始皇百年归逝,为了陪葬由当时秦国顶端设计者特别打造的。据了解,这些秦佣高度设置平均在185至190之间。江湖流传在克林顿访西安游览兵马俑时,不相信兵马俑身高超过他身高,特地下到展览区与兵马俑齐肩比高,结果一比毕知。细观秦俑面容中,不难发现,这些秦佣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史料记载,原始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都是彩色的,有的面容成红褐色,出土时彩色大部分都已脱落,原有陶俑身上仅存的斑驳残迹,残存颜色较多的个别俑色泽如新。对于出土残缺的秦佣修补工作需长达数十年,工序复杂,残缺的碎片需从新粘贴拼贴而成,还需用保鲜膜层层包裹,而且不能见光,光照会破坏文物原貌加速损耗。这些残存的秦佣后续修补工作,光是粘贴待完全干透就得,以月换算。听说,为了使这些秦佣恢复原状逼真,采用德国进口粘胶原料,一瓶进口粘胶原料价格昂贵高达上万一瓶,后来德国为了共同捍卫保护历史遗迹,而免费赠送我国修补。
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货币,为了维护巩固皇权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唯一没有统一语言。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留下这样宏伟的兵马俑,在去世四年之后,如果不是遭到项羽一把火破坏土掩埋,这些秦佣到至今会完好无损保藏。据说,当初制作秦佣的红泥土为了结构坚固耐损,经秦国大臣们全天下调研遵循,最后选用开采与来自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湖南长沙。而且这些泥土还添加涵盖糯米等成分为了增加粘性。可想而知,古人的智慧与用心。
美丽骊山典故动人
据典故出处记载,在古时候天塌了,于是百姓遭到了很多的苦难,天神骊山老母就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到凡间来炼石,然后补天,她和她的两个女儿都非常努力的想拯救人类。后来她和大女儿两个人练石,小女儿则化成了一匹黑马,负责驮着她们,在天上和地下来回穿行,历经磨难终于补好了天,但是不幸的是一条黑龙又将天给破坏了。人间又遭受灾难,母女三人为了制服黑龙,重新补好了天,但是小女儿因为太累了,还没来得及变回原来的样子就睡着了,只是没想到醒来后,就变成了一座山,留在了人间,就变成了现在的骊山。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出古城西安东行50华里,便来到骊山脚下,骊山海拔1200余米,满披青松翠柏,郁郁苍苍,上千级的沿山条石古道,像一页页的史书,记载着骊山上下有关三个古代帝王的史迹。
骊山的风景十分秀美,据说当时周幽王就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骊宫,后来秦始皇又把它更名为骊山汤,后来汉武帝和唐太宗都在这里建宫,并且取名,直到唐玄宗的时候把它叫做华清宫。因此这里温泉很有特征,水物质丰富含各种微量元素,
水温长年恒温43℃,水质纯净温和,属中性硫酸氯化物钠型水,富含47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故又称为华清池,后来改革开放以后,考古学家们在这个地方考古的时候发现,有四千多平方米,里面有五个汤池,分别供皇帝贵妃太子和其他的大臣们用的汤池。因此,沐浴皇恩这个成语沿袭至今,也与汤池典故有出入。
骊山是中国众多名山之一,其中最主要一个原因,华清宫是其间重要的组成部分,骊山里绿野仙踪,森林覆盖率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很多参天古木,其中就有一颗杨贵妃与唐玄宗亲手种植的古树,及各种的名贵植物及树木等,而且树形非常的奇特,长相清奇。骊山山路崎岖,海拔高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只有乘坐索道才能到达顶峰,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将这里打造得犹如一个天然氧吧。有着变幻莫测气候,雨里雾里弥漫着浓浓的禅意,这些无不传递出中华上下五千年很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近代“老佛爷”也在此藏身躲过八国联军的围堵。包括现代,国民党派蒋介石也在此藏身居住过。并且,有好几个朝代都在骊山留下了烙印,骊山作为考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骊山印记了几朝几代的皇家文化,更刻画了江山的稳固。
声声驼铃袅袅孤烟
西安一绝,也是一大杰作。《丝绸之路·驼铃传奇》大型舞台剧,想必,没去过西安的人早有耳闻,去过的人也见证了它奇幻的舞台魅力。驼铃传奇通过对还原历史人物,开天辟地勇闯天涯,丝绸路上九死一生,与劫匪博弈与狼群博斗与严寒风雪火山恶劣自然环境的对抗。演绎古代丝路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丝路精神。丝路明珠,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再现“千年丝路”辉煌,并深入挖掘大唐传统文化,追寻驼队丝绸之路上的踪迹,以正能量传播西安最辉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奇。它以真实写意式主题提炼,通过现场舞台带入感效应,融入现代科技特效,整个观众席360度旋转。营造出逼真的视觉盛宴,感官体验自然景象的雄奇神秘、多变曼妙、灿烂迷人的丝路文化及异域风情美景。
演艺分为序幕《岁月再现》、《送君千里》、《狼道遇险》、《异国风情》、《祥雨洗尘》、《迎郎归来》、《华夏盛世》等六幕剧情。开剧首序幕《岁月再现》以习大大亲自代言,播放习大大的寄语,回顾历史,听到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据悉,习大大也曾邀请南非总统来此观赏过。演出情节设计以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妻《送君千里》依依惜别开场,讲述西行驼队一路经历火山、雪崩、风沙、大漠等自然险阻。
据说,整场演出使用发明多达47项,真山真水虚实结合,场面气势恢宏、情节跌宕起伏,古人背井离乡踏上丝绸之路。最后,一路排除万难抵达罗马,后回到大唐的喜悦心情,穿越千年丝路圣迹,再现丝绸之路的兴旺与繁荣,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与风光。见证中西丝路文化交流恢宏史诗的又一完美演绎,让世界从新认识中国文化。
丝绸之路,展现的是大唐的繁荣安定兼容并饱含智慧,大漠风沙的豪迈与苍茫,丝绸之路上驼铃悠远清脆与神秘。驼铃传奇,注定不凡受后人举目眺望,它全面还原了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朝代或某个领域的故事。它将历史与现代无缝接轨,当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规划,将丝绸之路文化一一崭现。一带一路战略架起跨越式时空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中外交流,贸易促进,合作双赢,中国未来可期!
西域之美,驼铃深深,丝绸之路,戈壁绿洲,雪崩火山,荒野求生,驼铃传奇,意志卓绝…
(摄影:Jayden 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