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州网站>荆州文化
六十年代纪录片勾起记忆中的老沙市
2018-01-21 10:27:52   来源:荆州晚报   分享:
0

  近日,一段关于老沙市纪录片《沙市遍开革新花》在网上传开,视频拍摄于1960年,由当时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

  影片讲述了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沙市工业改革的风潮。记录了在当时工业生产技术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沙市人民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情景。

  六十年代的中山路

  该纪录片在网上流传开后,引起众多荆州市民的关注,许多人片中寻找老沙市的记忆,在里面寻找祖辈的身影。在荆州发展的长河里,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种回忆,将荆州市民带回到五十多年前的时光里。

  工人设计机械化榔头

  短短两天时间里,视频的点击量突破了两万,许多网友在视频下留言,有人说,他想起了放弃武汉工作来沙市的初中老师;有人说,看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经曾拥有如此的辉煌,倍感骄傲;有人说,这是沙市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段纪录片触动了很多荆州人的心,它缘何而来?如何会拍摄这样的纪录片呢?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深处的记忆,让我们一起追随时间的脚步,回望那段老时光。

  近日,记者邀请了荆州文史专家、《荆州晚报》资深新闻工作者陈礼荣一起观看了这段纪录片。

  “商转工”推动城市发展

  “沙市是长江中游的一个中等城市,鄂中地区的工业中心,直到1959年底,这里的工业生产技术基础很薄弱……”伴随着影片的旁白响起,陈礼荣的思绪渐渐回到了那部黑白片时代的老沙市。

  陈礼荣说,众所周知,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传统农业大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构筑起来的。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创造激情,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这个跨越,从而完成了基础工业蓬勃兴建的历史进程。而在当时,沙市工业迅速发展,也成为新中国工业改革的一个缩影。

  当时的沙市并无工业区的概念,基本上是沿江岸朝东西两端“铺摊子”,或藏身于街巷之中。多是利用旧厂房,甚至古庙遗址搞的“作坊式工厂”,工厂规模无疑较小,而且当时并没有太多现代工业。

  “沙市是个旧商埠城镇,上世纪50年代中期‘商转工’,在这个期间建成一座轻纺工业城。”虽然这部电影纪录片的制作已过去了50多年,但在陈礼荣看起来,依然感到无比亲切。

  改良纺织机械

  市民上街传捷报

  沙市工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影片中提到的这些工厂,都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产物,在各自在特定领域中,都进入到国内先进行列,它们是沙市在短时间内建成一座轻纺工业城的物质成果和发展基础。

  “沙市人是一个集合概念,近百年来,它集中了整个鄂中南地区人力资源精华,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展示出了卓越的创造性,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陈礼荣说,这些工厂如今已经消失了,它们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但由此体现出的这种勇于创新忘我精神,应当传承到我们今天“壮腰工程”的伟大实践中来。

  陈礼荣向记者介绍,正因为当时沙市工业逐步发展,在荆州地区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在统购统销的大背景之下,原荆州地区将二级批发站(称八大公司)设置在了沙市。当时的沙市商业仅次于武汉市,其购销渠道除两湖平原数十个县、几百个乡镇外,还幅射到陕、渝、湘、黔、滇各省。

  类似于今天的新闻联播

  这些黑白影像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新奇,但在当时,却是有着非常意义的。因为在当时,大众传媒只有广播和报纸,如这样的影像传播,唯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简报》。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当时是由电影工作者在当年制作的“新闻”,类似于今天央视的《新闻联播》。那时进电影院看电影,在正片之前看《新闻简报》,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

  能够被录制这样的纪录片,证明了沙市在这次革新运动中已经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当时像类似的宣传纪录片比较多,但像这样介绍我们的家乡,在我的印象中仅只一次。”据陈礼荣回忆。

  当时的《沙市日报》对工业改革进行报道

  “影片里还有一个镜头是说,当时的《沙市日报》对沙市工业改革进行过报道。《沙市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党委、政府及人民大众喉舌的功能。”陈礼荣说,作为主流媒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用文字将这样大规模的工业革命热潮记录,也是留给后人学习的最佳方式。

  时光已逝精神犹存

  影片中提到的李光珍、方烈英等劳动者,在当时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是青年的偶像,远比今天的劳动模范们更为人熟知。

  “1960年,我读小学五年级,记得学校挂出她的照片,是用大幅镜框镶嵌着挂在醒目地方的。”陈礼荣说,他这一代人就是听着他们的光荣事迹进入青年时代的;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新中国所培养第一代新型工人阶级感人形象,奠定了这一代人迄今为止从未磨灭的精神基础。

  新中国工人农民扬眉吐气,普通劳动者的精神状况正如影片中所展示,是活力充沛,朝气蓬勃的。在沙市的发展中,新中国所培养第一代新型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形象,尤其是那种为国家、为人民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以及不讲价钱、不计名利的忘我品格,值得后来者永远纪念、缅怀和仿效。

  “如果说,我们今天的信仰还那么牢不可破的话,就是因为有了他们那一批先进人士在前面作示范、引领、标杆而建树起来的。这种精神力量,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陈礼荣说。(记者龚天姝 实习生刘宇博)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