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拔高于珠峰大本营
左一为朱华平
朱华平走进牧民家实地调研
长江云报道(记者 何潜彬)朱华平,湖北省发改委援藏干部、山南地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2013年8月,进藏不久的朱华平做出了一个申请:奔赴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措果村,开展为期15天服务边境地区农牧民活动。
措果村海拔5400米,比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还要高。距县城近80公里,紧邻中国和不丹边境线,是典型的高寒边境村,村里自然环境恶劣,三面环山,一面环草场,几乎不生长任何农作物。
得到批准后,朱华平和工作队从乃东区一路驱车近200公里,翻越海拔4980米的岗巴拉山,经过4个多小时抵达海拔4400多米的浪卡子县城,做短暂整休继续开向措果村,途中需要翻越几座海拔5000余米的雪山,接着还有几十公里的土路,甚至还要直接穿越河道,行驶到最深的地方,车轮都已经淹没。这种情况下,往往都是司机靠着经验过河,哪个地方深,哪个地方浅全看司机曾经来没来过。过完河后还要翻山,大坡度、急弯道的土路车辆打滑很常见。西藏天气多变,行驶在这条土路上又遇到突降大雪。打滑、颠簸的路况让朱华平感叹:只能闭着眼。
颠簸周折的朱华平带领工作队4人抵达措果村,将村委会一间会议室作为工作室也作为宿舍。立即开始工作。
在高海拔地方,每天人的血压一般低压在120、高压在160或者更高,吃降压药完全没有作用。昼夜温差大,白天毒辣的紫外线晒得疼,队员因为缺氧无精打采,四肢无力;晚上降雨、冰雹、大雪轮番袭击,呼呼的大风一刮起来就是一夜。大家用干牛粪作燃料取暖,外加两床棉被和大衣也始终敌不过高原反应的萦绕,头疼得就像要裂开,心跳快得像打鼓,恶心干呕。
种种困难时时刻刻在考验着工作队的毅力。同样身陷痛苦的朱华平深知自己作为领队、作为一名援藏干部的职责与使命,这种时刻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他不能躺在床上。他强打精神不断地鼓励队员,坚持下去完成工作队的职责任务。
措果村常年无法种植新鲜蔬菜,而且饮用水井里的水格外浑浊,水打上来后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另外高原地段水也没办法烧开。朱华平的工作队不仅身体状况糟糕,还只能获取低质的能量进补。
就这样,朱华平迅速带领队员进入角色走进每户牧民家实地调研,在15天的时间里做了这些事情:购买30多吨水泥发放到各户牧民,帮助牧民解决院落“脏、乱、差”问题;购买价值17000多元的节能灯800多只发放到群众手中;先后两次到海拔5400多米的村后山山坡水源地察看,为开辟新水源工作做准备;协助开展“牧人节”(相当于新疆的赛马节)的准备工作并筹措3000元活动经费。
朱华平说,在艰苦的环境下更要快乐援藏。措果村的牛羊很多,朱华平休息时就会拿着手机,跟牧民聊天拍照,蓝天、草地、牛羊,如画的风景让朱华平忘记5400米的海拔、忘记了高血压、胸闷气短。那一刻他明白快乐援藏的意义。
另外,朱华平还积极响应“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先后3次赴驻村点看望慰问结对帮扶的2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价值2000多元的大米、茶叶、食用油、衣物及现金4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