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湖北郧西:“七夕文化”焕发新活力
2024-08-13 09:51:27   来源:人民网

如“七”而遇,相逢今“夕”。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傍晚,湖北省郧西县天河之畔,身着彩装的“织女”,将一盏盏河灯轻放于河面上,满载祝福的五彩河灯点亮“人间天河”。


请织女、放河灯、做巧食、讲七夕故事、葡萄架下听夜话……每年七夕节,湖北省郧西县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流传千年的七夕节祈福乞巧民俗活动成为当地群众一年当中“最浪漫的期盼”。


郧西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中国喜鹊之乡,“郧西七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郧西七夕”正焕发着别样生命力。


“天上的银河是星星,地上的天河是爱河,天河就在俺郧西,郧西演绎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郧西县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三弦馆,一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郧西三弦《织女回乡》弹唱表演现场,喝彩声不断,现场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在郧西县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村,中式婚礼“十里红妆”民俗表演每天都会准时上演,游客纷纷围拢迎亲演出队伍,近距离感受特有的七夕婚俗文化……


七夕节当晚,在郧西县完成舞台录制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七夕特别节目《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央视频等平台播出。该节目以“遇见·中国式浪漫”为主题,宛如星盘的舞台在广袤的草场中与夜空交相辉映,渲染出七夕节观星望月的浪漫氛围,展现七夕文化的独特魅力。


郧西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该县着力做好“郧西七夕”系统性保护,提升七夕文化保护数字化水平,以活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活动传承非遗文化,以活动彰显七夕特色,七夕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增长极。


打包、装箱、上车……连日来,位于天河金街的中国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一派繁忙,生活馆里数百种基于七夕文化元素打造的文创、农创、科创产品搭上七夕“快车”,线上线下合力传播七夕文化,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


“郧西民间的七夕文化氛围特别好,在全国所有打造七夕文化的城市里,郧西是做得最‘透’、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该馆负责人陈萍说,郧西七夕文化“土壤”出众,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郧西县依托七夕文化,打造“南来北往·郧西做东”区域公用品牌,结合七夕爱情故事的相遇、相知、相恋、相处、相惜、相伴、相守的七个阶段,开发涵盖手工艺品、五金饰品、地标优品、康养商品、文化用品等500余种“七喜人生”文创产品。


以文惠民,以文兴业。郧西县推出并建设一批“牛郎庄”“织女坊”精品民宿,培育16家“牛郎庄”、14家“织女坊”、30家“示范店”,推动郧西七夕元素在住宿餐饮行业创造转化、沉浸体验。该县还将七夕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道路、桥梁、路灯等,打造“喜鹊长廊”“七夕故事长廊”“诗词街”,让七夕文化“出圈”出彩,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邹景根、徐光意)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