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荆州市持续高温,多地气温达35℃以上。为防止高温热害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市科技局广泛动员各级科技特派员下沉生产一线,调查墒情、苗情、灾情,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在荆州区弥市镇刘家桥村粮满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科技特派员张强正耐心倾听种植基地工作人员的困惑,共同探讨高温热害的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经过实地调查,张强发现不良天气会对抽雄吐丝期的夏玉米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授粉结实率,导致玉米减产30%以上。为帮助合作社解决该问题,他提出可采用“一喷多促”技术应对,并向合作社负责人详细讲解技术应用方案。
在洪湖市春露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水稻试验基地,大部分中稻田块处于抽穗期。持续高温天气,会影响水稻灌浆,收获时会有许多“瘪壳”的稻穗,影响产量。科技特派员杨昌斌、柳冕、许晖得知后,积极指导联合社开展高温干旱灾害防范,为水稻“降温解渴”。
“以小水沟灌为宜,早、晚跑沟水浸润棉蔸,保持田间湿润,降低田间温度,提高上部蕾成铃率……”在公安县春晖家庭农场棉花种植田,科技特派员胡爱兵正在指导农场负责人胥中平如何在棉田引水抗旱,做好棉花高温田间管理措施。
当前棉花正处于花铃期,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胥中平说,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令其对今年棉花丰收充满了信心,感谢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为我们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据了解,7月以来,140名荆州市各级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参与防范高温热害行动,开展科技服务200余次,服务企业、合作社115家,解决实际问题120件,培训人次8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