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湖北省南漳县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围绕“政治清明、干部清廉、法治清正、发展清晰、村务清朗、干群清亲、民风清淳、环境清新”的“八清”目标,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夯实工作举措,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营造清廉文化氛围,推动农村基层正气充盈、政治清明,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
55岁的姚本军家住在南漳县李庙镇赵店村,前不久因大孙子升学考试成绩优异,一家人想借此好好办一个升学宴庆祝庆祝,于是他向村里的红白喜事理事理会提出了申请。
“下半年我们在评选村里的‘最美家庭’时,把过事儿(办宴席)这一项也纳入进来了,如果你这次违规操办,评选‘最美家庭’就会一票否决,你看这个事能不能不过.....”
在村干部的引导劝说下,虽然申请没有通过,但是姚本军并没有因此心生抱怨。他告诉记者,本来自己也只是来试试,办不了宴席也没关系,村里成立的红白喜事理事会确确实实为村子带来了好风气,全村村民都是非常赞同和支持的。
“今年到现在我们村只过了一两回事儿,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开支,还有时间、精力的付出,作为老百姓,省点钱,多点时间种地,腾出精力做点养殖什么的,这是非常好的。”赵店村村民姚本军笑着说。
“通过红白喜事理事会这个小切口,实际上为我们村解决了大问题,现在通过红白喜事理事会,我们延伸到乡风文明这一块来了,比如说我们评选‘最美家庭’,就把这个作为硬性标准,拿到评选条款中去,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赵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秀丽说。
2017年,李庙镇赵店村探索创新村民自治路径,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规章体系,对本村群众举办的婚丧喜庆事宜规模、宴请范围、酒席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
“比如说我们办席有标准,在家庭办一桌不超过三百元,在餐馆一桌不超过四百元钱,烟每盒不超过十元,酒每瓶不超过三十块钱。”李庙镇赵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秀丽说。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管理,村里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逐渐破除,倡勤俭、拒铺张、反浪费成了主旋律,村民不再为“人情债”苦恼,红白喜事理事会真正“理”出了文明好乡风。
“带着感情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诉求,现在我们村的村民,比生产、比致富、比和美,文明新风更推进了乡村治理。”李庙镇赵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秀丽说。
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过程中,赵店村以红白喜事理事会为抓手,涵养文明乡风。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则依靠“云上五务”公开,来唱响干部清廉的清风正气。
“经两委班子讨论,村委会准备再购置三台7.5寸的抽水泵,再架设200米抽水线路。”
“为老百姓做好事,支持。”
“确实这个是好事。”
“那如果大家没异议,我们就安排窦主任下去落实这几项事情,落实好了之后,大家可以在村务平台里,详细查看我们这笔费用开支的明细......”
近日,良种场村针对当前农田抗旱需要购买器材一事,邀请村民代表与监督委员会成员一起商议座谈,这是该村实现村民在村级事务管理中行使民主监督权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的一个缩影。
“我们村现在每天的工作,每天的安排,每笔开支明细都非常的清楚,都公布在手机上,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良种场村村民吕存刚说。
这两年,良种场村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在村里建立了“腾讯为村”公众平台,将村委会的“党务”“村务”各类大小事宜、每项开支、村民福利、村民需求等通过公众平台直接推送到村民手中,不仅拓宽了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也有效推动了村委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运行。
“通过‘云上’信息发布,让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外地务工的经商的村民,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关注到村里发生的事情和各种惠民政策,同时也能通过我们公布的所有信息数据,实时监督我们村委会工作和财务支出情况,对比以前,现在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也好干多了。”九集镇良种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涛说。通过建立“云上”公开的方式,晒出了“明白账”,也打通了群众直接参与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在倒逼村干部廉洁自律。
乡村振兴,清廉先行。今年以来,南漳县将清廉村居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村居环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群众参与为关键、文化浸润为保障,在全县304个村中建成各具特色的清廉村居示范点32个,如今,在南漳县一个个景美人和的村庄,一幅幅清廉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全媒体记者:王成波/程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