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晓娥 郑 毅
沿汤八路至潘集后右转,驶入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据说这条小路专为黄滩酱油新厂而修,它像一^麵的绸带,隐入有名店林场深处,使黄滩酱油新厂平添了几分神秘。
黄滩酱油是湖北省应城市独具地方特色产品,因技艺独特、口感醇厚、质量上乘而享誉湖北,其采用的传统手工酿造技艺,传承近五百年,现保存三百口清朝酱缸。据《应城光绪志》记载,黄滩酱油曾被乾隆皇帝钦定为朝廷贡品。1958年11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曰成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时,周恩来总理把黄滩酱油作为礼品馈赠。它曾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并被载入《中国当代名特优产品大辞典》,其制作工艺收录于华中农业大学教科书。2014年,黄滩酱油再次书写光辉历史,被录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
黄滩酱油,顾名思义,其原产地位于应城市黄滩镇。因河运畅通,黄滩自明朝末年兴市,作坊和酱园兴盛,手工酿造的酱油远销汉江流域,制作工艺数代传承。
关于黄滩酱油,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义马救主的美丽传说。清乾隆年间,黄滩有个叫杨盛的庄稼汉,养有一匹専红马。杨盛对马照料周全,天长曰久,马通人性。有一年发大水,黄滩河堤溃口。泰红马驮主人穿过激流脱险后,精疲力竭,被洪水卷走,乡亲们就把黄滩这段河取名“义马河”。杨盛自马死后,改做酱园生意。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杨盛酿制上等酱油进贡,杨盛为此寝食难安。一日夜里,恍惚间见义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紫微星出来的时候,你去挑义马河的水做酱油,皇上一定满意。”杨盛睁眼,却是个梦。他按义马的瞩咐,取义马河水酿制酱油,果然酱香浓郁,味道奇鲜。用它做菜,色香味美,咸中带甜。乾隆尝毕大悦,称赞不已,即御点为贡品。肌黄滩酱油名扬天下。
传说终归是传说,它蕴含了应城人民对情与义的朴素理解和真诚感念,赋予了河水与义马的灵性和神力,同时也寄予了应城人民对黄滩酱油的钟爱之情。应城人对黄滩酱油确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柴米油盐酱醋茶,“酱”的作用,可能不如柴米油盐那般菌妾关乎人们的温饱,但绝对关乎每日生活的味道。应城人家的厨房,少有不摆放一瓶本地产黄滩酱油的。逢年过节,黄滩酱油更是不可或缺的抢手货,或备足自用,给自家餐桌增味添彩;或馈赠亲友,让亲朋好友也品尝一下应城特产的风味,分享作为应城人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傲。黄滩酱油已成为应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像它的酿制过程一样,历久弥香, 于岁月深处散发出亲切质朴的光芒。
二
黄滩酱油的优良品质,得益于优质的水源、用料及独特的酿造工艺。
黄滩酱油取水于应城母亲河大富水。大富水行至黄滩一带,河水慢慢变缓,慢慢沉淀,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河床土质优良,底层有岩盐散发,使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清冽甘甜而微微带咸,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
黄滩酱油的酿制用料也特别讲究。与市面上大多采用压榨提油后的豆粕为原料酿制酱油不同,黄滩酱油选用本地产优质黄豆、蚕豆、大麦、小麦麸等为原料,其色泽油润,味道醇香,营养丰富。
而独特悠久的传统手工工艺才是黄滩酱油的秘密武器。黄滩酱油从制作工具的讲究,到选料,浸泡,蒸煮,制曲,装缸,发酵,晒露,提油,每一道工序都麵掌控得洽到紐。“红豆入新房,艾蒿铺新床。竹扁上下颠,热得曲生香“春来新醅已入缸,秋时缸上淋油忙。曰晒夜露一层冰,三年五载闻酱香。”这两段口诀由师傅口口相传,蕴含着酱油酿制过程中独特的工艺方法和制作经验。春成酱秋成油,再通过三到五年曰晒夜露,使酿出的酱油风味独特,酱香浓郁,油面能结出一层晶莹的薄冰,油汁能粘住碗壁,俗称“冰油' 是为上品。
在黄滩酱油原厂,我曾为这种天长地久的自然发酵而折服。那岂止只是一种工艺技法,它简直就是一种修行,讲究的是心平气和的酝酿,呈现的是不急不躁的涵养,追求的謎到渠成的妥帖。这种传统技法,与当今世人追求的急功近利、速效速成有天壤之别,才成就黄滩酱油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口碑, 也才更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三
黄滩酱油经历了由兴盛到凋败再到复兴的过程,也显示了传统工艺波澜起伏的脉络。2008年,应城市恒天药业集团公司收购了黄滩酱油品牌,成立了应城市恒茂食品有限公司,在原址生产黄滩酱油。由于黄滩镇已纳入应城市经济开发区范围,随着工业区的建獅发展,其空气质量、生产环境、7K质条件已不能满足传统手工酱油的要求,公司经多方考证,决定将生产基地移至有名店林场腹地。
脱离了原产地黄滩,缺少了义马河水,这酿制的酱油还能叫黄滩酱油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向有名店林场深入雖。
山林幽密,空气洁净,打开车窗,顿感神清目爽。一阵酱香飘然而至,黄滩酱油新厂终于展现在眼前。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平坦开阔的盆地,厂房面南背北依山而建,灰砖青瓦显得格外简洁素净。尤其让人惊诧的是,厂房前面建了一个超大的晒场,—只只酱缸戴着斗笠,列齐整,俨然整装待发的士兵,正等待日月的检阅和山风山雨的洗礼,让人忍不住想要走上前去,与它们对话,或掀开它们头上的斗笠,看一看它们的真颜。
场院东边是一条深涧,名鸭嘴沟,沟上早年建了一条水坝,拦蓄四面流下的山泉溪流,形成一座小型水库。四野山色倒映水中,更感觉水的清冽,山的秀美。
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这山林环抱,绿水相依,哪像一个生产基地,倒更像是一处遗世独立的修行场所!黄滩酱油的传承者们将生产基地搬迁到此处,真是独具慧眼。我忽然觉得,晒场上的那些細可其幸运,能得这环粒便利,揽山水之灵性,集日月之精华,如潜心修行的智者,从容淡定,在幽林深处酝酸年的酱香。
更让人欣慰的是,黄滩恒茂记酱园原址的修复工作已列入计划,将建成黄滩酱油锻户园,薦难酱油的历贱展、传统文化及酿制工艺等进行全面保护和展示。在这里,我们还见识了新上市的酱油新品。打开古香古色的包装盒,不由得眼前一亮,一对精致典雅的瓷瓶静卧其中,一个粉蓝,一个浅绿,含蓄端庄,温润如玉,如初见世人的处子,不由得让人心生喜爱!我不得不佩服黄滩酱油的传承者们,他们大胆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以勇于创新的胆略,将平凡做到极致,将产品做成了艺术,将经营做成了文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 这幽林深处的酱香,不能够飘得更远、更久呢!
(编辑: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