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州网站>荆州文化
美玉无价
2018-01-21 10:26:23   来源:荆楚网

在诸多古玩艺术品中,玉器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

什么是玉?不仅中国和西方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和现代也有不同的认识。古代中国人认为,“石之美者为玉”,涵盖的范围十分宽泛。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玉是以硅酸盐为主体的一种天然混合矿物,通常呈现半透明状,硬度在57度左右。玉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以岫岩玉为代表的东方玉,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西方玉和以翡翠为代表的南方玉。

玉器主要在我国和周边一些国家中流行。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爱玉。汉语中和玉相关的文字有200多个,含玉的词多为褒义词,如称人情操高雅为"冰清玉洁",称人坚守美德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的奖牌设计便融入了中国的玉文化,再次说明了国人对玉的特殊情感,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中国人把玩玉器和收藏玉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现代考古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雕刻精美的玉佩饰。《周礼·大宗伯》记载:周朝时期,人们将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孔子曾说玉有“十一德”,《说文解字》将其简化概括为“五德”:仁、义、智、勇、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君子比德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从君王到普通百姓,爱玉、玩玉和藏玉成风,形成了“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的说法。

1913年,清朝灭亡后不久,一批恭王府流失的玉器在纽约拍卖,有一只乾隆御制碧玉瓶以2800美元拍出。2006年,这只碧玉瓶再次在拍卖场上出现,以628万港元成交(约为80多万美元),90多年时间增值285倍以上!

最近几年玉器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更是令人咋舌:

20104月,香港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9586万港元成交,这个数字也打破了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两个月之后,一枚“乾隆青玉螭龙玺”又在台湾以4.8亿新台币拍出,再一次刷新纪录。

和古董字画等相比,投资收藏玉器在我国有更广泛的群众性。首先,因为有几千年的玉文化浸润,玉器很为普通中国人喜爱,大部分古董艺术品收藏者都拥有几件玉器。其次,玉器较好保存,并且能够随时把玩。字画只能挂在墙上看,瓷器不能随身携带,更不方便把玩,而玉器被人把玩后还会更加润泽。因此,投资收藏玉器更能享受艺术品消费的乐趣。

现在人们通常把玉器分为三类:高古玉、明清玉以及现代玉。汉代及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魏晋到元朝这一段,我国多数时间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玉器生产和使用也处于低迷期,因而被人们忽略;到了明清时期,因国家相对稳定,玉器生产和使用比较普遍,尤其是清代帝王喜爱玉器的较多,制作了大批不同类型而又精美绝伦的作品,有效地促进了玉器生产的发展繁荣,形成了玉器制作的顶峰。

目前在市场上,清代玉器、特别是乾隆时期的玉器几乎占到交易量的一半。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存世量大。据史料记载,清初新疆准噶尔部分裂势力猖獗,一度堵塞了和田玉的来路,使康熙初至乾隆二十四年的100多年间玉器生产处于萧条状态。乾隆二十四年,清朝平息了西部叛乱,打通了中原至西北的玉石之路,次年新疆即开始贡玉,每年足有2000公斤玉石,这为皇家玉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乾隆皇帝从苏州召募玉工充实养心殿造办处以赶制玉器,不久又向苏州、扬州、南京、杭州、天津、淮安、凤阳、九江等8处摊派玉器活计。直到道光元年(1821),新疆停止玉贡,清宫制作的玉器不计其数。在这段时间里,民间制作的玉器也不少,由于清朝距今不远,很多人家中都有几件传世玉器,整个社会的保有量较大。

其次是玉料好。据记载,乾隆时期,产山料玉最有名的是昆仑山一支脉,地处新疆西部叶尔羌(今叶城)西南的密尔岱山,又称密勒塔山。乾隆皇帝本人酷爱白玉,引导了当时的白玉加工与收藏的热潮,新疆和田等玉石矿产区加大了开采力度,大量上乘玉料被送往朝廷和中原地区。

第三是工艺精。在玉器雕刻方面清代达到了巅峰。当时的优秀玉工面对玉材,往往精心筹划,以形取状、以色呈彩。特别是乾隆年代的玉雕,在巧作、浮雕及镂雕的技法上达到了鬼斧神工之境,被视做代表一代玉雕艺术的精华。

投资收藏玉器,首先要注重玉材和质地。

尽管玉器的种类很多,但目前市场上最看好的仍然是和田玉。

和田玉产于我国新疆西部昆仑山脉,通常分为山料和籽玉。玉石往往夹生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每年夏季,昆仑山上的雪水融化以及下雨产生流水,将这些碎料冲刷入河水之中形成籽玉,籽玉因长期被水泡侵蚀,质地细密滋润,呈半透明状,密度高;山料则是直接从山上开采出来的,质地较干,呈不透明状,纹路偏多。

和田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其中,羊脂白玉是白玉中的上品,其质地似羊脂般肥腻滢泽,含闪透石达99%,其白度也如羊脂般白中微微泛青。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普通白玉。

投资收藏玉器,还要关注其艺术价值,尤其是要关注雕刻工艺。不同时代的玉器往往有不同的纹饰、造型和做工,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时要超过玉材本身的价值。一般说来,同时代、同等质量的玉器,雕工越复杂、越精美,经济价值就越高。

投资收藏玉器,一定要注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目前玉器市场上造假之风相当严重,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以玻璃或化学合成材料冒充玉料。近几年有许多不法分子用特制玻璃或化学合成材料冒充玉料,因他们使用的材料和手法多种多样,有些制作相当巧妙,有的还运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让人防不胜防,不仅初入行者很容易上当,有的老玩家不小心也会被蒙骗。

二是以杂玉冒充和田玉或翡翠。最近几年,和田玉因资源接近枯竭而价格暴涨,又引来一些不法商人以俄罗斯玉、阿富汗玉和韩国玉假称和田玉。这些玉石因白度、硬度与和田玉比较接近,不仔细鉴别很容易“打眼”。

此外,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地方都出产玉石,如岫岩玉、蓝田玉、南阳玉、青海玉,等等,这些玉石在质量和经济价值上也与和田玉有较大差距,有些人就以这些地方玉石冒充和田玉,以牟取暴利。

翡翠主要产于缅甸,但最大的消费群体却在我国。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爱好翡翠和投资收藏翡翠的人越来越多,大大推动了翡翠价格的上涨,从而给制假者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有些制假高手甚至连科学仪器都能骗过。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一位女士几年前花高价买了一个翡翠饰品,当时曾找专门的质量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是纯天然的“A货”,她今年准备转让出去时,到同一家质量检测机构去检测,却得出了非纯天然的结论。为此她将这家质量检测机构告上法庭,检测机构以仪器也可能有误差作答,法院也只好调解结案。

三是将现代玉器“做旧”,冒充古代玉器。一般来说,同等质量的玉器,制作年代越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就越丰富,经济价值就越高。于是,许多不法商人就将新制作的玉器增加一道“做旧”的工序,使之看起来像古代或明清时期的玉器,从而卖出更高的价钱。

从投资收藏的角度而言,一般人不宜收藏高古玉器。这一方面是因为高古玉器中仿冒者太多,有的仿品不仅让著名专家“打眼”,而且用仪器都难以辨别,普通投资收藏者进去大都要交高昂的“学费”;另一方面,有不少高古玉器是近年来由盗墓者用不法手段获得的,购藏它们还有违法违规的风险。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