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州网站>荆州文化
王顼龄的砚台
2018-01-21 10:26:23   来源:今日湖北网   分享:
0

在清朝康熙年间,江南华亭(今属上海市)有个家庭出现了“父子四登科”:这就是曾经名噪一时“华亭四王”。

这一家的父亲王广心,字伊人,号农山,顺治己丑年(1649年)进士,曾以御史巡视京通二仓漕政,后以亲老请假还乡,与他人共同编纂了《松江府志》、《江南通志》。

王广心有三子:长子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康熙15年(1664年)进士;次子王九龄,字子武,号薛淀,康熙33年(1682年)进士;三子王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康熙24年(1673年)会试第四名,赐进士一甲第二名及第。

这父子四进士中,以王顼龄名气最大。王顼龄康熙15年中进士后, 康熙18年举为博学鸿儒,授翰林院编修,参与《明史》的编纂。康熙20年后,先后主持顺天府乡试和福建乡试,提督四川学政,转升侍讲学士。当时康熙帝亲临讲筳,由侍讲学士每天讲《通鉴》一章。因王顼龄史学功底扎实,颇得康熙赞赏,康熙南巡时曾两次视察其宅“秀甲园”,赐御书榜。王顼龄在康熙57年官拜武英殿大学士兼任工部尚书,后来还担任御批《书经传说汇纂》的总裁。

雍正皇帝即位后,又加封王顼龄为太子太傅。此时他已是82岁高龄,屡屡上书要求告老还乡。雍正皇帝多次慰留,还亲撰七律一首书于扇面赐赠:“端揆仪表百僚中,两历朝熙眷数隆,学识宏才名世业,老成安重大臣风,耋耄可作岩廊瑞,眷顾还当冰镜同,正在谅暗资赞化,邱园荣退莫相匆。”

王顼龄死后,雍正皇帝亲自下诏书哀悼,停止朝事一天,令凡出其门下的官员都要素服持丧,各部院汉人官员都要去祭送,并赐谥文恭,极尽哀荣。

王顼龄著作等身,有《清峙堂稿》、《索笑檐稿》、《紫兰山馆稿》、《华黍楼稿》、《赐书楼稿》、《含晖堂稿》及《画舫斋稿》,最后合编为《世恩堂集》32卷存世。晚年又有《松乔老人稿》等,词集《螺舟绮语》(又名《兰雪词》)、《世恩堂诗集》等也传于世。

王顼龄生前往往自称“瑁湖”,世人则称其“瑁湖先生”或“瑁翁”,其书法作品和生前文房用品偶见传世,很为收藏者看重。

笔者收藏到一方刻有“瑁湖先生之宝”铭的砚台。这方砚台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端石砚,砚堂微凹,砚额上刻有简洁的云龙纹,显得十分古朴典雅。该砚背面刻有“瑁湖先生之宝”6个字,带有红木整挖的南瓜造型砚盒。

请教几位对古代砚台比较有研究的朋友,他们认为,此砚应该是清朝早中期的,与王顼龄的生活年代相符,很可能是王顼龄使用过的,但砚台背面的“瑁湖先生之宝”这几个字不是王顼龄的书法,大概是他的后人或学生加刻上去的,以表示对此砚来历的珍视和对瑁湖先生的纪念。

2009年,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曾推出一方王顼龄铭的歙砚。该砚背面题有“余素好古砚”等40多字,字迹端庄秀美,是功力深厚的馆阁体书法,当为王顼龄所题。王顼龄称该砚为古砚,可见其早于王顼龄所生活的年代,至少应该是明代制作的了。此砚年代久远,又有王顼龄这位清朝著名文人和重要朝臣的铭刻,但成交价仅为3.58万元,比同场拍卖的许多民国时期的砚台还要便宜,购买者真可以算是“捡漏”了。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