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3091:兴趣是成功之母
2025-09-02 10:32:13   来源:今日湖北

周六上午在汉阳经开区海棠读书会解读《大疆无人机汪滔传敢于卓越:无人机从民间制造到走向全球》。

无人机的案例一:“陆域合成旅”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新质新域合成旅”或“轻型高机动合成旅”,其核心特点是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

它与传统的“重型合成旅”的区别,已经远远超出了轮子 vs 履带的范畴,是作战理念和作战形态的代际差异。

两种旅代表了现在与未来、力量与智慧的结合。

不是替代,而是互补:重型合成旅依然是决定大规模地面战胜负的基石,负责正面突破和决战。新质合成旅则是“力量倍增器”和“游戏规则改变者”,负责侦察、渗透、骚扰、精确拔点,为重型旅创造机会。

作战哲学不同:重装旅追求的是“以力破巧”,用绝对的火力和防护压倒敌人。新质旅追求的是“以巧破力”,用信息差和智能技术对敌人实施“降维打击”。

演进方向:未来的重型合成旅也必然会大量集成无人机、无人车等装备,提升其感知和生存能力。而新质合成旅也可能获得更强大的火力(如轻型导弹车),但其去中心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核心逻辑不会改变。

案例二:817日,东风猛士M817上市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这是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首款落地产品,被誉为“豪华智能越野SUV”。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表示,为猛士M817智驾系统赋能,以红外科技护航智能越野的全域安全,东方鹰眼车载无人机将引领地空全景出行体验。

勘测与导航:无人机可提前3公里探测地形坡度、水源及危险区域,实时回传数据至车机系统,自动规划越野路径。

侦察与记录:支持探路模式、自动伴飞及航拍记录,4800万像素广角镜头搭配10倍光学变焦,结合红外透雾技术,实现全天候高清影像采集。

场景扩展:还可用于物资投送、应急救援(如沙漠投送医疗包),拓展户外出行场景边界。

案例三:822日,湖北首条50公里跨市无人机物流航线成功首飞。无人机从武汉汉正街飞往孝感汉川华中羽绒服智慧产业园,50公里用时约35分钟。

本次飞行计划已通过无人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完成空域申报,采用的是适用于长距离运输的垂直起降固定翼型无人机,载重量为35公斤。飞行全程由持证飞手监控,并具备多重安全冗余设计,确保飞行安全。

目前,汉正街服装产业正积极联动汉川、天门、仙桃、潜江等服装制造产业基地,加强样品展示、设计打样和商务接洽等功能。该无人机物流通道可实现样品、加急订单和高端定制服装的精准快速送达,提升产业协同效率。

案例四:16架重型无人机仅用三天将180吨材料送上1650米险峰,效率提升十倍,颠覆传统运输方式。

以前为了给偏远山区铺设线路,各种大型工程机械轰隆隆开进山,带来的不是便利,往往是大面积林地破坏、生态水土流失——山一开,道一修,留下的烂疮口、滑坡和污染,让人揪心。一个月。

案例五:2024年,大疆直接把运载无人机带上了珠穆朗玛峰南侧搞测试,15公斤的登山装备和垃圾都当众飞了6000米高空,回程还破了纪录。国外头部风电企业Ørsted已经把重型货运无人机用在海上风电场的维护物资运输。亿航的VT20物流无人机才刚刚测试完大湾区最长的跨城航线:55分钟跨越近83公里,直接把海鲜和医疗样本送到了另一座城市码头。

这本书出自北京润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1216日,总部位于北京,法定代表人为陈润。公司主要经营文化艺术交流、经济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及展览展示服务,专注于企业定制出版与文化咨询领域,服务客户包括近百家中国先锋企业,其中500强企业占比超80%

1、汪滔成长过程

汪滔的成长过程并非一个传统的“天才一帆风顺”的故事,而更像是一个偏执的梦想家,通过极致的专注、对完美的苛求以及屡败屡战的坚韧,最终将爱好变为事业,并颠覆了一个行业的传奇。他的成长可以清晰地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梦想的萌芽与童年的执着(1980-2003)

源自漫画的梦想:汪滔出生于1980年,浙江杭州。和许多男孩一样,他从小对机械和飞行充满兴趣。书中提到,小学时读了一本讲述红色直升机探险的漫画书,其中“不计代价、不计后果地想要达成目标”的角色精神深深影响了他,从此在心中种下了“做出一款完美飞行器”的种子。

“失败”的升学考试:高中毕业后,他最初的梦想是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如MIT、斯坦福),但成绩并非顶尖,最终他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然而,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梦想的执着,让他在大三时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退学,重新申请世界名校。

第二阶段:香港求学的转折与创业的雏形(2003-2006)

奔赴香港科技大学:退学后,汪滔向众多世界名校递交了申请,但只有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毕业设计的“失败”与成功:在科大,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遥控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中。他的毕业课题就是研发一套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在最终的演示中,他的模型直升机并未成功平稳悬停,而是从空中坠落了。这本是一个“失败”的答辩,但他的教授李泽湘却从中看到了他项目的巨大潜力和他本人的技术才华,给出了一个很高的分数,并支持他继续研究。这次“失败”的演示,恰恰成为了大疆诞生的原点。

在深圳车库创业:2006年,汪滔与两位同学一起来到深圳,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也常被称作“车库创业”)里创立了大疆创新(DJI Innovations)。初期团队只有几个人,目标非常单纯:做出能够稳定悬停的飞行控制系统。这一时期极其艰苦,他们几乎烧光了所有的启动资金,早期产品也存在很多问题,员工离职率很高。但汪滔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奠定了公司“工程师文化”的基石。

第三阶段:绝处逢生,找到“杀手级应用” (2006-2013)

技术突破与早期市场:团队最终攻克了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并率先在专业直升机模型爱好者这个小众市场中获得了认可。他们的产品虽然贵,但性能最好,逐渐建立了口碑。

洞察趋势,押注“相机”:这是汪滔和大疆最关键的战略眼光。当时市面上有很多飞行控制系统,但汪滔敏锐地意识到,单纯飞行本身的市场是有限的,而“飞行摄像”才是无人机的终极应用场景。他力排众议,决定将飞行控制技术与相机云台技术结合,打造一体化的航拍无人机。

推出“ Phantom” 一鸣惊人:2013年,大疆推出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大疆精灵(DJI Phantom)”。它首次将四旋翼飞行器、高清相机、增稳云台和GPS导航系统集成在一个开箱即飞、价格相对亲民的产品中。这款产品彻底引爆了市场,让普通人也能轻松从空中视角看世界,大疆从此一飞冲天,从一个专业小众品牌走向了大众消费市场。

第四阶段:极致产品,走向全球之王(2013至今)

“敢于卓越”的极致文化:汪滔的偏执和完美主义成为了大疆的核心竞争力。他对于产品细节、用户体验和可靠性的要求达到了“变态”级别。书中描述了他会因为一个螺丝的材质、一个包装盒的设计不够完美而大发雷霆,要求推倒重来。这种文化确保了大疆产品持续领先对手一代甚至两代。

构建技术“护城河”:大疆持续在飞控、图传、视觉导航、避障等核心技术上进行巨额研发投入,构建了极高的技术壁垒。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追赶其系统性的工程整合能力。

全球布局与生态建立:从消费级到专业级(如“悟”Inspire系列)、农业、工业领域,大疆迅速扩展产品线,并通过SDK开放平台,建立了强大的开发者生态,巩固了其全球市场绝对领导者(占据超70%份额)的地位。

2、核心内容

从《大疆无人机汪滔传》(我写的推荐序)展现的企业家精神与书中引述的理念来看,汪滔强调“只带脑子,不带情绪”的核心原因可从以下维度解读:

工程师基因与技术创新本质的映射

作为大疆创始人与技术领航者,汪滔的思维方式根植于工程师文化。书中封面凸显其简约深色着装与专注神态,暗示其理性气质。技术创新本身依赖精确计算、实验验证与逻辑推演,任何情绪干扰(如过度乐观导致的冒进、挫败感引发的放弃)都会破坏技术落地的严谨性。汪滔此言的本质,是将研发视为纯粹的逻辑系统,要求团队剥离主观干扰以逼近技术最优解。

商业决策的“任正非式理性”延续

书中刻意强调任正非“读万卷书、与万人谈”的方法论,实质是揭示顶尖企业家对客观规律的敬畏。华为通过系统性学习全球企业成败经验,将情绪化的决策转化为可复制的理性模型。汪滔同样深谙此道:大疆在开辟全球市场、应对专利竞争时,决策依据必然是数据分析与行业规律,而非个人好恶或一时冲动。“只带脑子”恰是对标华为式理性决策范式的浓缩表达。

企业管理效率的“算法化”需求

润商文化丛书强调企业家传记的价值在于使“与万人谈”成为可能。汪滔的管理逻辑由此延伸:员工若被情绪主导(如人际摩擦导致的协作低效、挫败感引发的消极执行),团队整体效率将如程序漏洞般失控。而“不带情绪”实为一种组织协同的底层协议——要求全员聚焦问题解决而非感受宣泄,使企业如同精密算法般高效运转。这在汪滔打造的极客工程师文化中尤为关键。

大疆产品的现实隐喻:飞行容错率为零

作为无人机行业开拓者,汪滔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实世界对情绪的无情惩罚:一次操控中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价值千万的设备坠毁。这种产品特性迫使他将“绝对理性”内化为企业哲学。书中描述的深色外套工装形象,恰似大疆飞行器的视觉隐喻——沉稳、精确、剥离冗余装饰,一切为功能服务。

思想升华:技术革命者的理性信仰

汪滔的“只带脑子,不带情绪”并非冷漠宣言,而是技术理想主义者的生存法则。在科技无人区拓荒,每一步决策都关乎产业存亡。情绪如云雾遮蔽真理,唯有用脑力劈开迷雾,方能在全球竞争中持续领先。这种理性至上的执念,既是汪滔个人气质的投射,更是大疆从深圳民企崛起为全球标杆的内在密码——它让无人机真正成为人类精准操控天空的工具,而非情绪的载体。润商文化将此类思想编撰出版,恰是为每个探寻商业真理的后继者提供“与汪滔对话”的理性坐标轴。

3、名人名言

关于产品与极致

“我们不会去做一个‘差不多’的产品,然后去卖一个很低的价格。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这是汪滔和大疆最核心的哲学。他坚信市场的领导者应该依靠无可挑剔的产品性能和品质来取胜,而不是通过价格战。这种对“极致”的偏执,推动大疆在飞控、图像稳定、避障等每一个技术细节上都做到行业顶尖,从而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壁垒。

关于工作与标准

“这个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议。社会上充斥着大量平庸的产品。”

这句非常直白且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话,充分体现了汪滔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平庸的零容忍。它反映了一种“工程师式”的愤怒和 frustration,这种情绪驱动着他和大疆必须做出真正聪明、不平凡的产品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也让他被视为一个“狂人”或“偏执狂”。

关于管理与文化

“在大疆,最重要的是你的观点和论据,而不是你的title(职位)。”

汪滔推崇一种“精英文化”和“真理文化”。他认为最好的创意和解决方案应该来自于最严密的逻辑和论证,而不是职级的高低。这创造了一个相对扁平、鼓励技术辩论的工作环境,但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和抗压能力,因为你的想法会受到最严格的挑战。

关于创新与跟随

“我们从不看竞争对手做什么,我们只看我们的客户和未来需要什么。”

这体现了大疆的战略前瞻性。汪滔认为,一味地关注和模仿竞争对手只会让自己陷入同质化竞争。大疆的成功在于它一次又一次地自我颠覆和定义市场(从飞行控制系统到整机,再到影像系统),而不是跟随市场。

关于梦想与现实(呼应他的童年)

“不去计较代价、不计后果地想要达成目标,这种心态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追溯到他童年阅读的漫画,也是他个人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从在仓库里耗尽资金研发,到力排众议all in在航拍无人机上,他都展现了这种不计短期代价、专注于长期目标的决心和魄力。

一句广为流传的“内部名言”(关于工作态度)

“你可以在周末熬夜加班,但决不能耽误了周一的工作。”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非常“卷”,但它反映了大疆早期创业阶段对工作的极致投入和要求。它也代表了汪滔对承诺和结果的极度看重——无论你多么辛苦,最终交付的结果和 deadline 是绝对不能打折扣的。

汪滔的名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极度坦诚,甚至刺耳:他不喜欢包装和委婉,直指核心问题。

技术驱动和产品至上:所有言论的落脚点最终都是如何做出最卓越的产品。

反平庸、反官僚:强烈批判墨守成规和论资排辈的文化。

理想主义与极致主义:强调不顾一切实现目标的决心和对完美的无限追求。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