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连续 4 年跻身赛迪百强县!“一核三镇” 激活县域动能
2025-07-26 22:54:10   来源:今日湖北

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其中湖北8地上榜,包括:仙桃(52位)、大冶(53位)、宜都(62位)、潜江(71位)、枣阳(73位)、枝江(77位)、汉川(82位)、天门(99位)。

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67席,中部地区占18席,西部地区占12席,东北地区占3席。湖北入围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仅次于江苏(25个)、浙江(15个)、山东(12个)。

8个县中,我最关心天门。100名,一不小心就会挤出百强,今日没有,还进了一位。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天门市自2022年起已连续4年入选“赛迪百强县”榜单,2022年首次上榜,位列全国第96名。2023年再次上榜,保持第96名。2024年排名第100名。2025年排名第99名。

天门凭借持续增长的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速12.7%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等核心指标,成为湖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代表,并逐步巩固其全国百强地位。

天门的发展案例,是我这几年讲课经常提到的,有三大原因:

1、持续发展服装与服装电商

2020年以来,天门市服装产业依托电商新业态实现爆发式增长,快递业务量稳居全省第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关键引擎。

天门服装类经营主体从2019年的1000家增至2024年的近7000家,电商平台店铺超1.3万家,形成“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体系。

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的70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513亿元,年均增速92%,总销量突破6亿件,占全省女装销量首位。

应用“天服AI系统”,服装设计周期从1周缩短至1-3小时,降低美工成本50%;数字孪生工厂将订单交付周期从72小时压缩至4小时,提升敏捷生产能力。

已投入运营泰国曼谷、美国洛杉矶海外仓,计划在日韩、马来西亚等地新增5个海外仓,覆盖150+国家和地区。通过希音、Temu等平台,跨境电商日均出货量达60万-100万件。

同类服装价格比全国均价低20-30元依托低成本供应链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培育超1000名带货主播,50+主播同步全球直播,莱依窕服饰等企业通过“直播+智能仓”模式,日均出货量5年增长30倍。

推出“天门衣尚”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全流程品控体系,授权13家本地企业使用,并在海外开设品牌馆,推动从代工向品牌输出转型。

天门202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3亿件,同比增长63%,稳居全省第四位;较2019年(677万件)增长40倍,日均处理量超100万件。

作为江汉平原首个全自动分拣城市,快递单价低至1.4-1.9元/单,较周边城市低30%;开通广州、柯桥“点对点”日发专线,日揽件能力百万级。

快递业务增长直接受服装电商拉动,服装类快递占比超90%。2025年1-5月快递量达1.6亿件,同比增长43%,预计全年突破3.5亿件。

政府设立2亿元产业专项资金,推出“天服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授信11亿元),补贴设备、物流及用工成本,吸引8.4万人返乡就业,带动就业16万人。

通过“创一代+服二代”传承模式、电商技能大赛等,构建“人人直播、家家带货”的创业生态。

2、增加人口

天门市通过“以产聚人、以城留人、以育增人”的协同策略,构建了人口增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了人口回流、生育回升和人才集聚的突破性进展。

一是产业聚人:打造就业高地,吸引人口回流

——构建“一主两新三支撑”产业体系。

纺织服装主导产业: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建设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白马服装电商基地等集群,吸引6500多家服装企业入驻,创造就业岗位16万个,其中7万为返乡产业工人。

——新兴产业与支撑产业: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拓展再生有色金属(绿色循环产业园)、农副产品深加工(如庄品健实业)等,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兑现企业奖补资金1.65亿元,预计新增就业2万余个。

——劳务品牌与技能培训:打造“天门衣匠”劳务品牌,依托服装产业培训缝纫工、电商运营人才;结合42万亩蔬菜产业培育“天门菜农”,带动产业链20万人就业。

建立“企业需求+培训”闭环,开展订单式培养,累计培训9477人,精准对接产业用工需求。

二是政策引人:多维补贴推动人口城镇化

——“三个十万工程”推进就地城镇化。

目标吸引10万农村人口进城、10万学生进城、10万产业工人进城。

购房补贴全覆盖:针对教师、医务人员、进城农民、多孩家庭、引进人才、产业工人等六类群体,发放每人6万元购房补贴,可叠加生育奖励(如三孩家庭再享12万元),最高补贴达28.51万元。

——住房与民生配套

2024年网签商品房3981套,同比增长19.9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2%,全省第一。

建设天门新区、高铁新城,规划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新增北湖小学等学校学位3.7万个,提升教育、医疗配套。

三是生育增人:全周期激励破解低生育困境

——“生育七条”政策组合拳

生育三孩家庭可获:基因筛查减免(1000元)+分娩补助(300元)+一次性奖励(5000元)+产假补助(4800元)+育儿补贴(每月1000元至3周岁,共3.6万元)+购房奖励(12万元),叠加后最高22.51万元。

双职工教师/医务人员额外叠加6万元购房补贴,总额可达28.51万元。

服务优化:产妇出院前“五个一”服务(出生证、户口本、鲜花、红包、购房认购券一站式办理)。免费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试管婴儿补贴1万元)。

——托育与教育保障。

30所公办园开设托育班,保教费降至每学期1400元(降幅50%),提供托位1200个。

多孩家庭可“小随大”择校,北湖小学等新增学位满足入学需求。

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2025年上半年继续增长5.5%。

四是环境留人:宜居宜业生态巩固人口黏性

——城市功能提质。

划分北部生态宜居、中部商业活力、南部产城融合三大片区,推进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张家湖农文旅项目,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社保就业15分钟服务圈”,建立零工驿站10家,实现基层就业服务全覆盖。

——人才服务创新。

推广“天才码”集成100项人才服务,实施“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2024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2609人。“五位一体”劳动维权机制,追回欠薪4066.5万元,保障劳动者权益。

3、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2017年以前,我还能到县里讲课时,我建议研究县域经济的“动车组效应”,动车比传统火车跑得快,就是车厢自带动力,要发展一个个自带动能的乡镇,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起来,仅仅靠城关镇是不够的。

天门市服装电商产业的“一核三镇”格局是其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布局,通过资源整合与功能互补,形成了覆盖设计、生产、销售、物流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一核”即三大核心园区驱动产业升级。与江西于都服装产业集群相似。

——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

作为产业中枢,规划占地1600余亩,已建成39.2万平方米,包含跨境电商大楼、选品中心、保税物流区等。2024年扩建投资20亿元,新增58万平方米建筑,旨在打造集研发设计、展示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枢纽。

已入驻200余家服装电商企业,预计2026年扩容后可承载500家企业,形成日均百万级订单处理能力。

——白马服装电商基地。

位于小板镇,占地660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划分面料区、辅料区、生产加工区、电商直播区及智能云仓。2025年1月开园后,已吸引近400家企业入驻,一期入驻率达80%。

以“一站式”服务为特色,企业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发货均可在园区内完成。例如悦姿服饰入驻后产能从年产50万件跃升至1000万件,产品销往欧美多国。

——化纤纺织产业园。

聚焦化纤原料生产与纺织技术升级,为服装企业提供本地化面辅料供应,降低供应链成本。园区通过引进高性能锦纶长丝等生产线,支撑服装面料的高效供给。

“三镇”即特色小镇协同拓展产业边界。

——龙腾服装小镇。

承接武汉汉正街产业转移,采用“总部(武汉)+卫星工厂(天门)”模式,聚焦男士冬装生产。11家投产企业带动近4000名工人就业,2021年汉派男装占全国市场份额60%。

六大功能区规划创意设计园、面辅料交易园、仓储物流园等,未来将强化物流配套以提升响应速度。

——岳口电商文创城(与当年岳家军有关)

品牌孵化中心,侧重电商营销与文创设计,推动“天门衣尚”区域品牌建设。通过直播基地和设计师工作室,助力企业从代工转向原创设计,目标培育10家年销超30亿的自主品牌。

——九真跨境电商小镇。

专注跨境业务,与海外仓网络联动。已开通泰国曼谷、美国洛杉矶海外仓,计划新增匈牙利、马来西亚等5个海外仓,支撑日均80-100万件跨境订单。

“一站式”产业链服务的实践成效

三大核心园区与特色小镇形成分工协作——电商城负责平台运营与跨境枢纽,白马基地聚焦柔性生产与直播销售,化纤园保障原料供应,三镇则深化细分领域(如男装、跨境、文创)。

企业入驻后可实现“3小时设计、4小时交付”(AI缩短设计周期)+“1.4元/单快递成本”(全省最低物流价),综合成本降低30%。

2022年以来,累计吸引8.4万人口回流,创造本地就业岗位16万个,形成“家门口就业”的民生经济模式。

因此,三个创新,缺一不可。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