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3040:食药同源的新商机
2025-07-13 09:34:47   来源:今日湖北

周六上午参加一个食药同源的论坛,有一个发言。

一、健康与疾病,皆系于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命的基石,却也是疾病的源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高达70%的慢性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直接相关。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模式,正在引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的蔓延。正如世界卫生组织警示:健康是吃出来的,疾病亦是如此。

1饮食的双刃剑——从致病到治未病

病从口入的现实挑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与过量摄入加工食品、高热量食物密切相关。例如,高盐饮食直接推高血压,高脂饮食诱发动脉硬化。

均衡膳食(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可降低30%慢性病风险。山东推行少盐少糖多蔬果的餐饮标准后,区域慢性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湘菜改造运动:

科学控油盐推广低钠盐替代普通盐,善用香醋、米酒、天然香辛料(紫苏、花椒)提鲜,减少30%盐用量;用茶油、橄榄油替代猪油,降低饱和脂肪酸摄入。

传统爆炒改为隔水清蒸(如剁椒鱼头)、煸炒前焯水保留营养(如干锅花菜),减少高温油脂氧化。

功能性食材升级小炒黄牛肉中搭配白玉菇、螺丝椒,补充膳食纤维;剁椒鱼头加入魔芋豆腐吸附油脂,增加饱腹感。

开发低糖版毛氏红烧肉(代糖替代冰糖)、高蛋白减脂版小炒肉,满足糖尿病、健身人群需求。

2中医智慧:药食同源的现代启示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养生理念,强调食物兼具疗愈功能。

"五谷"在古代指的是稻(大米)、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菽(大豆)等粮食作物。现代意义上,五谷扩展为全谷物和豆类,包括糙米、燕麦、藜麦、黑米等。《黄帝内经》将五谷列为饮食之首,认为它们是""生之本。

"五果"原指枣、李、杏、栗、桃五种果实,现在泛指各类水果。"五果为助"强调水果在饮食中起辅助作用,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当归羊肉汤、枸杞炖鸡等传统药膳,正是治未病的典范。现代科学验证,药食同源物质(如山楂、枸杞)中的活性成分,可调节代谢、增强免疫,成为预防疾病的天然屏障。

二、九州通中药茶饮

九州通结合经典方剂与现代消费需求,推出多款标准化养生茶包,主打便捷化和场景化:

益小方抗疫茶饮:含金银花、人参等成分,源于抗疫实战配方,具有祛湿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功效,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出口多国。

九款爆款养生茶(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广):

润肤茶(茯苓+玫瑰花+陈皮):改善皮肤泛黄。

美人饮(玫瑰花+桑葚+黑枸杞):抗衰养颜。

安神茶(茯苓+桂圆+莲子):缓解失眠。

祛湿饮(薏米+赤小豆+白术):针对湿气重、易出汗人群。

减脂茶(山楂+决明子+菊花):消食降脂。

三、山东餐饮+中医药”——年轻化创新的样板

山东餐饮业在餐饮+”模式下的创新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经验体系,通过文化赋能、技术融合、跨界混搭等方式,不仅提升了消费体验,也推动了产业升级。

其中,中医药膳拓展餐饮+健康新赛道

山东省推出百味千膳进万家工程,结合药食同源目录(如丁香、山药、枸杞),开发百合银耳羹、石斛面等轻量化药膳,单价控制在20-30元,吸引95后消费者。

山东中医药大学设立药膳餐厅远方阁,由医师团队指导配方,确保功效与口味平衡(如当归羊肉汤严格配比)。

四、全国药膳的规模

根据《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及关联机构调研动态,药膳作为中医药+餐饮融合的核心领域正在成为新的商机。

2023年中国药膳市场规模突破1699亿元,同比增长10.97%2024年预计达1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5%2030年有望突破3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

药膳餐饮服务(35%)、家庭药膳包(30%)、线上药膳平台(35%),其中家庭药膳包增速最快。

华东地区(占比40%)因药材资源丰富、消费力强居首位,华南(30%)、华北(25%)紧随其后,西南地区(10%)潜力待释放。

95-00后成为主力客群:浙江省中医院1.91元乌梅汤上线24小时售出115万帖,80%订单来自20-35岁年轻人;山东省药膳餐厅中年轻消费者增速超30%

消费动机:健康焦虑(63%青年自认亚健康)、养生需求(Z世代养生消费占比83.7%)驱动购买。

全国药膳相关企业达7.86万家,头部企业(同仁堂、九州通、仲景生活)加速整合供应链,中小品牌通过特色单品突围(如荷田水铺估值6.6亿元)。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535%升至203048%AI配方定制、体质问卷匹配(如浙江省中医院小程序)提升个性化体验。

未来趋势

技术驱动:区块链溯源药材、AI智能配膳系统提升信任度。

国际化输出:火锅底料浑天绫麻辣锅底借力《哪吒2IP出海,推动药膳全球化。

绿色低碳:推广零碳厨房、生物降解包装,响应可持续发展。

总之,药膳产业正从传统滋补日常健康消费转型:政策背书与年轻需求是核心驱动力,但需通过科学验证功效、强化供应链韧性、深化文化场景(如二十四节气药膳)解决发展瓶颈。企业可重点关注功能性细分产品(如睡眠调理、免疫增强)与下沉市场渗透(三线城市门店占比21.4%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