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的“湖北模式”
2025-07-09 16:28:27   来源:今日湖北

近期,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落实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措施,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央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力军,需进一步深化产融结合,探索新的创投模式,促进新技术、新资本、新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出台,在政策设计、运作机制和投资策略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性,与外省相比具有以下突破性特点,并对湖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的“湖北模式”


1、全周期、分阶段投资体系


首次明确将政府引导基金的功能定位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0到1”阶段:以楚天凤鸣基金为核心,专注种子投资,解决科创企业“最先一公里”融资困境,重点支持高校成果转化和早期硬科技项目。


“从1到2”阶段:政府引导基金与国资基金协同发力,加速初创企业商业化进程。


“从2到N”阶段:国资基金主导,撬动社会资本实现规模化扩张,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多数省份的政府基金多聚焦中后期投资,湖北通过分阶段设计,填补了早期投资的“市场失灵”空白。


2、种子基金群矩阵化布局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一对一”设立专项基金,直接对接实验室成果,推动“教授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


设立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在武汉、襄阳、宜昌等重点区域设立基金,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如襄阳新能源汽车、宜昌生物医药)形成差异化布局。


设立重点行业领域科创基金,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如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联合实验室和产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加速技术产业化。


3、市场化与政府引导的深度协同


明确容错免责机制,对早期基金实行差异化考核,建立以尽职免责为核心的容错机制,允许最高50%的投资损失容忍率,打破“不敢投”僵局。


实施收益让渡激励,对天使类投资根据政策目标完成情况给予100%收益让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实行路演投决一体化,通过“长江路演厅”活动,将创新创业大赛与投资决策结合,简化流程,实现“现场竞技、即时决策”。


4、资源统筹与跨层级联动


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通过财政资金统筹、国资协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形成“财政+国资+金融”协同模式,放大资金杠杆效应。


实施跨区域协同,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等共建区域性基金,强化“汉襄宜”增长极辐射作用。


二是对湖北发展的战略作用


1、破解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融资难题


通过种子基金群重点支持高校成果转化,解决早期项目“无人敢投、无资可融”的困境。例如,武汉大学自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推动多项专利技术进入中试阶段。截至2025年6月,首批签约的4个科创项目已入库,涵盖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2、加速产业升级与集群培育


支撑“51020”产业集群,重点行业领域基金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湖北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例如,江城实验室联合设立的半导体基金,将加速芯片技术国产化。


协同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性基金助力襄阳、宜昌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形成“一主两副”联动发展格局。


3、构建“耐心资本”生态


延长基金存续期,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母基金存续期放宽至10年,匹配硬科技长周期研发需求,避免短期逐利行为。


吸引外部资本,通过收益让渡、容错机制等政策,吸引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参与,2024年湖北政府LP出资事件达78起,涉及基金52只。


4、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投贷联动,与银行、担保机构合作,为科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综合融资支持。


退出渠道优化,探索S基金(二手份额基金)和区域性股权市场份额转让试点,完善退出生态。


三是与外省政策的差异化对比


图片


湖北省通过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以制度创新破解了早期科创投资的市场失灵问题,形成了“财政引导、市场运作、全周期覆盖”的特色模式。总体上符合湖北经济发展的特色。


同时也要借鉴外省市的做法。比如,上海出台了《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很有特色。可以实行“基金+保险”的联动模式。


上海把科技保险纳入创新券,凡是注册在上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需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及入驻本地孵化载体的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3人),都可以参与。


覆盖的险种包括研发费用损失险、知识产权侵权险、成果转化失败险、贷款履约保证险等适配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保险产品。


最高可达科技保险保费支出的50%。企业年度申领上限30万元,创新创业团队上限10万元。


企业通过“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统一平台”在线申领,实现资质审核、服务采购、补贴兑付一站式办理。通过“沪科积分”动态补贴,基于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成熟度等指标量化科创能力,积分越高则补贴比例或额度可能提升,实现财政资金精准投放。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