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3035:经济发展与特殊资产
2025-07-08 09:27:30   来源:今日湖北

周一上午参加特殊资产论坛,做一个发言。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2023718日公布,二季度GDP6.3%

20237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起八大创新:房地产新模式、汇率、地方债、新质生产力(黄立:高德红外、轩辕智驾、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机库、飞行器)、战略腹地、超长期国债、金融监管、人工智能+

2025724日?

1、债务压力与结构性失衡

宏观杠杆率高企: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达298%,其中企业负债率(含城投债)173%、居民61%、政府63%,债务风险在不同行业和区域呈现分化。

房地产下行压力:房地产销售与新开工面积持续下滑,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传导至金融系统,部分房企通过“资本结构优化+代建轻资产运营”转型,但整体行业仍处调整期。

上半年,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同比增加17%。一手住房累计成交326万平,同比基本持平。二手住房累计成交985万平(11.6万套),同比增加24%

今年4月底,武汉出台“汉九条”楼市政策:对“卖旧买新”给予契税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6万元、12万元购房补贴,还计划收购3000套二手房源推进“以旧换新”。武汉楼市回暖势头强劲。6月全市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达161.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64.8%;新建住房单月成交1.26万套,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激增57.6%。日光族,摇号。

2、外部环境复杂化

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最高145%),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预计减少1/3,出口增速放缓。特朗普改口。

技术封锁升级:美国芯片法案等政策限制中国高端半导体发展,国产替代需加速突破70%自给率目标。最近放松,稀土与大市场。

西门子于202572日宣布,美国商务部已取消针对中国客户的芯片设计软件(EDA)出口许可要求,其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全面恢复对华供应。此次解禁涉及先进工艺节点(7纳米及以下)的EDA工具,包括物理验证、时序分析等关键功能模块。

政策调整的触发因素

中美贸易协议推进:20256月伦敦会谈后,中美就放宽关键技术限制达成阶段性协议,EDA解禁是协议落地的具体措施之一。

产业博弈平衡:美国此前通过限制EDA出口试图延缓中国芯片设计能力,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占全球半导体需求57%)迫使美方调整策略。

3、内需与增长动能不足

消费疲软与通缩压力:居民消费意愿低迷,CPI预计下滑至-0.6%,产能过剩与价格下行挤压企业利润。

——价格敏感度飙升

白领午餐消费:70%消费者选择10-20元套餐,CBD区域高端餐饮客流量下降40%。自助餐——盒饭——按两称(2.5元)

客单价持续下行:海底捞客单价从110元降至98元,凑凑火锅套餐价下调10%后仍难挽客流。

——客群结构剧变

高端客群流失:人均消费300元以上餐厅客流量同比下降35%,商务宴请需求萎缩至疫情前50%。公款吃喝?荣昌书记

下沉市场竞争加剧:蜜雪冰城县域门店毛利率超30%,挤压区域品牌生存空间。

新旧动能转换阵痛:传统产业(如制造业)收缩,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尚未形成足够拉动力,投资回报率下降。

4、人口与区域结构挑战

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减少制约经济增长,社保与医疗支出压力增大。

区域分化: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较快,中西部部分省份仍面临债务化解与产业空心化问题。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71日召开,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核心议题。会议旨在破解当前经济循环中的堵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同时培育新增长极以应对内外挑战。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立并举

1、破除“内卷式”竞争

重点整治领域:针对企业低价倾销、地方政府隐性补贴、地方保护主义等行为,通过强化标准引领(如两新工作涉及的294项国家标准)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覆盖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股市。

政策抓手:优化产业布局(约束地方政府)、推进央国企整合重组、规范政府采购与招投标流程,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2、畅通内外贸一体化

出口转内销路径:鼓励外贸企业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自主品牌,例如代工企业转型自主品牌建设,配套完善财税支持(如出口退税优化)和渠道网络。

制度衔接: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规则对标,例如在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完善法规体系。

二、特殊资产发展的新机遇

在宏观经济承压背景下,特殊资产(不良资产、困境资产等)因风险出清与价值重构需求,迎来结构性机遇:

1、市场规模扩张与政策支持强化

不良资产供给激增:预计202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规模达9万亿元,非银机构(如信托、消费金融)不良资产加速释放。

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显示,“恒大系”12家公司不良债权被集中摆上货架,债权总额约113亿元,12笔不良资产的持有人均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其中有一笔超过10亿元的为恒大地产集团的债权。

政策工具完善:地方AMC(金融资产管理)监管规则细化,专项再贷款支持房地产风险处置,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托底商业地产估值。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411日公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发挥特色功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存量风险资产处置,严控增量业务风险,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推进瘦身健体。同时,指导意见指出,要持续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各类监督贯通联动。

上海市黄浦区湖北路1991-98号,位于南京路商圈核心区域,紧邻永安百货、世贸广场等商业地标。总建筑面积4,848.44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商业,产权剩余期限约15年(至20391027日)。

202412月以1.88亿元起拍流拍。

20252月降价至1.5亿元仍流拍,最终通过司法变卖成交。成交价1.5056亿元,折合单价约3.1万元/平方米,仅为评估价2.68亿元的56%

折价原因:产权剩余年限不足15年,续期政策不明确;租约限制资产流动性,且租金收益低;国企苏州资管通过司法变卖“抄底”不良资产。

购买的直接主体是上海福麦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523日,注册资本100万元,专为此次交易设立。

控股方是苏州麦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9.9%,穿透后由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苏州资管)实际控制。

作为江苏省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苏州资管专注于不良资产收购与重组,2024年上半年营收10.81亿元。

2、区域创新与跨境协同

长三角产业转型:高端制造产能置换催生35亿元设备回购需求,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溢价超45%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联动:QFLP基金规模超120亿元,跨境担保品法律认定优化,推动离岸资本参与内地特殊资产处置。

QFLP制度自2011年启动,通过设立试点基金吸引境外资本。其核心是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批和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境内的基金。

3、数字化转型与技术赋能

AI驱动的资产定价:大数据评估、智能尽调技术降低处置成本,部分机构通过算法模型提升不良资产回收率15%-20%

区块链资产确权:深圳试点破产企业数据资产交易,合规数据集溢价达评估值4-6倍,开辟数据资产化新赛道。

4、新兴赛道价值重估

绿色资产转型:新能源技术(光伏、储能)全球市场份额超40%,困境能源企业资产重组需求激增(统一大市场)。

数据资产变现:破产企业客户数据、运营数据通过合规交易实现价值释放,预计2025年数据资产交易规模突破千亿。

5、司法协作与风险化解机制

破产程序高效化: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缩短审理周期至1.6年,内地与香港跨境破产认可案例增至29宗,提升资产跨境处置效率。

个人破产试点深化:深圳38%个人破产案件涉及经营性债务,阻断恶意逃废债,为消费金融不良处置提供新路径。

上海知名中式豪宅小区“九间堂”一别墅被法拍,最终成交价破亿(1.0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是“捡漏价”。这是今年以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成交的第三套成交价破亿元的上海豪宅。

三、挑战与机遇的辩证关系

1、风险出清倒逼市场成熟

房地产、城投债务风险释放催生特殊资产供给,但需警惕区域性违约连锁反应(如地方财政压力传导至金融机构)。

2、政策红利释放需配套机制

尽管监管鼓励AMC参与风险化解,但地方AMC资本实力不足、跨区域经营受限等问题仍需突破。

3、技术赋能需解决数据壁垒

企业数据资产估值标准缺失,跨境数据流动合规性制约技术应用场景拓展。

四、未来趋势与策略建议

1、短期聚焦:房地产纾困基金、城投债务重组、消费金融不良证券化等确定性赛道。

2、长期布局:数据资产确权交易、绿色技术并购、跨境特殊资产基金等创新领域。

3、机构策略:头部AMC通过“投行化+数字化”提升资产盘活能力,中小机构深耕区域特色资产(如长三角制造业、大湾区跨境资产)。

总之,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挑战催生了特殊资产市场的扩容,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与区域协同正重塑行业生态。未来,特殊资产不仅是风险化解的工具,更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力量。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