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2870:自力更生
2025-01-24 08:04:01   来源:今日湖北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121日在白宫宣布一重大投资计划:美国三家科技企业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

旨在推动美国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的建设,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参与企业分别是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

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其中初始投资为1000亿美元。

该项目被命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是“史上最大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项目规划:

数据中心建设:首个数据中心将被建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随后扩展到其他州。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透露,首批占地100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项目已经在得克萨斯州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范围:将建设下一代人工智能所需的物理与虚拟基础设施,包括分布在全美的数据中心。

就业岗位创造:预计将为美国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软银集团将承担该项目的财务责任。软银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来资助AI基础设施的扩张,其CEO孙正义将担任星际之门项目的主席。

OpenAI将承担运营责任。

甲骨文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将参与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其中,甲骨文和软银集团的股价均有所上涨。

中国的教训是,不要迷信全球化,难免被卡脖子

目前,一方面,是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有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目前,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46.3万家,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9万家。

2024年,我国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布局了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3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690项,孵化企业182家。此外,我国已累计培育160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4年新增在孵企业超1.2万家。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6.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2%

另一方面,要进行广泛的合作。

122日,港科大首个位于长三角的产学研基地,与港科大在大湾区的多个产学研据点形成互补,完善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港科大上海中心承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创新孵化产业加速”两大核心功能,致力于与上海市高校、企业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和技术融合的国际化生态。

港科大上海中心采取“一中心、两基地”的协同发展模式:

一中心:指港科大上海产教融合中心本身,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两基地:

西岸基地:位于徐汇西岸国际人工智能大厦,主要聚焦产业生态培育及汇聚产业资源。

北杨基地:位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漕河泾开发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着力构筑产学研高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港科大上海中心为修读指定两年制硕士课程的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路径。学生可以选择在上海修读一年课程,并参与前沿研究、企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领域学习和实习机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揭牌仪式上,港科大与20多家上海知名科创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涵盖信息科技、金融、生物医药、互联网、制造业、媒体及旅游业等多个领域。部分企业还将进驻港科大上海中心,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产业资源。

港科大、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与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签署了一份三方合作协议,明确未来在教育与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高校合作:港科大还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及上海科技大学达成医学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将在医学教育、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形成合力。

港科大计划设立长三角科创基金,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援、设备共用、实验场地等服务,协助降低创业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港科大上海中心的成立,将充分发挥港科大在芯片、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学科方面的创新创业优势,对应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切实有效地推进沪港合作,为两地的科技发展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徐汇区科技创新浓度高,集聚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等10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以及上海交大、复旦上医、创智学院等15所高等院校。同时,徐汇区产业创新氛围足,积极布局大模型、区块链、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为港科大上海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再就是也要积极引进外资。

我国第八批重大外资项目已经推出。这批标志性外资项目,将在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包含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苏州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众汽车研发中心等15个项目。这次推出的重大外资项目数量属历次最多,计划投资额共计330亿美元。

项目领域广,既包括化工、汽车、机械等传统制造业,也包括研发中心等服务业;项目技术新,既包括新能源产业项目,也包括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项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点突出。

比如,苏州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是博世集团在中国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该项目的落地不仅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提高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水平。

北京赛诺菲生物原料药项目,是赛诺菲集团在中国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主要生产生物原料药。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提高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技术水平,还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从地域上看,这些重大外资项目分布在我国北京、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安徽、广西、四川、海南、内蒙古等地,覆盖了东中西部区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