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想到,世界范围内水量最大、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内河航运最发达的长江,也有“肠梗阻”。打通“肠梗阻”不仅可能关乎你每天收发快递的速度、运费价格,而且与你家乡发展、就业机会、收入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打通“肠梗阻”的药,名叫“荆汉运河”。
“荆汉运河”神奇在哪里?
10月19日,一则关于“荆汉运河”的消息激起千层浪。
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荆汉运河工程规划咨询中标成交公告》,公告显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中标(成交)金额:119.8万元。
消息传出后,数十家官方媒体、近百家自媒体迅即热议“荆汉运河”,激起阵阵舆论声浪,甚至盖过了已开建的、投资额度更大的“平陆运河”。
一个仅仅百万元的中标为何引发各方关注?
因为它关乎“荆汉运河”工程,关乎你我。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了解“荆汉运河”。
“荆汉运河”工程指起于松滋市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拟新建236公里的运河,深8米,宽90米,能够行驶万吨级船舶,估算总投资784亿元。
其益处为:缩短长江黄金水道航程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亿元,长江湖北段航运效率大幅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多数自媒体所言“荆汉运河”是对长江的“裁弯(曲)取直”的说法不够严谨。事实上,迄今为止,“荆汉运河”修建构想是“容弯(曲)取直”。原有九曲十八弯的航道依然保留,形成干线和运河“双通道”格局。
谁最早提出的“荆汉运河”构想?
钮新强院士团队于2015年提出《“荆汉运河”工程方案》。他时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院院长,还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设计负责人之一。
出生于1962年7月的钮新强头顶还有诸多头衔: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菲迪克百年杰出土木工程师、首届国际大坝杰出工程师……
一家权威媒体称他“一直在一线致力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在高坝通航、大型水工结构、长距离调水等领域造诣深厚,为国家和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及新时期长江治理与保护作出突出贡献”。
如此重量级专家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动议。那么钮新强院士此举何为?
答案很简单,却也很复杂:提出“荆汉运河”构想,旨在破解长江黄金水道“肠梗阻”及通航安全保障与生态保护的综合性难题。
为何要建“荆汉运河”?
答案有二:其一,万里长江,高等级航道“卡”在荆江;其二,万里长江,“弯在荆江”。开建“荆汉运河”,就是为了提升航道等级,让万吨级货轮从长江到重庆往返畅通无阻。同时,缩短航程、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荆汉运河”为何引发热议?
实际上,万吨货轮从重庆往返宜昌、从上海往返武汉都没有问题,但从武汉到宜昌段则受阻。“卡”在水深不够,之前这条航道水深仅3.5—3.8米,后虽展开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水深仅4.5米,但通行万吨货轮对航道水深要求是——最低6米。
荆江段尴尬在于:只能通行5000吨级轮船,枯水期只能通行3000吨级轮船。
再来看荆江之“弯”:从防汛角度看,“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航道河沙堆积妨碍行洪,而且由于九曲十八弯的状态,极大拉长了航道距离。
基于此,湖北省积极推动“荆汉运河”开建:
2022年12月,“谋划实施荆汉运河工程”列入湖北省都市圈办印发的《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
202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荆汉运河”。
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连续多年提出建议“恳请国家有关单位尽快启动荆汉运河项目预可行性”。
湖北省已拿出“荆汉运河”的初步可行性方案。
然而,“荆汉运河”为湖北而建浮议也随之而起,激起各方尤其是湖南方面质疑乃至反对声音认为 “荆汉运河”建成后对湖南的不利影响包括:
一,湖南长江段不再是长江主航道,岳阳城陵矶港、虞公港等长江港口地位会削弱……
二,“长江之肾”洞庭湖水位将难以维持,相关干流、支流水系都会受影响……
三,影响汉湘桂通道建设运行……
四,影响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
有网友甚至认为修建“荆汉运河”对湖北利益极大,对湖南损害较大:
一旦“荆汉运河”开建,作为重要的长江港口、湖南第一大港城陵矶的地位将下降……会不会导致岳阳及湖南在长江航运网络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贵州、云南那样的长江边缘省份”?
也有声音说,荆州因“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制约其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这已成为湖北省一块心病。随着“荆汉运河”开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直接投资拉动,还有因运河建成而带来的长远利好,必将腾飞。湖北之于荆州的心病是“除”了,但湖南将会多块心病……
一时间,“荆汉运河”利好湖北,为湖北而建的观点不胫而走。甚至部分央媒也不解:水运大省湖北为何还要推进“荆汉运河”工程?!
“荆汉运河”不是为湖北而建?
要说湖北一直积极推进“荆汉运河”确实不假,称湖北是水运大省也是事实。但要说湖北是“水运强省”则是不是事实,说“荆汉运河”是为湖北而建更是充满偏见。
请允许我摆数据、列事实: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湖北省水路货运量达5.8万吨,以不足1000吨的微小优势超过福建,仅位居全国第6位。
横向比较,我国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领域已形成国家枢纽格局,且基本定型。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尚不是我国内河航运的全国性中心枢纽。
开建“荆汉运河”是大势所趋、国家所需、各方所渴盼,并非为湖北而建。
先看“大势所趋”。
放在全球范围内考量,参照国际相应标准可见,中国依然缺航道,缺一万公里像“荆汉运河”这样的高等级航道。
而且,中国最大的三个主力航道互不联通,长江干流与不少支流之间尚未打通。反观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航运能力虽远不如长江,但它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水联网”,2.59万公里航道覆盖美国41个州。欧盟更厉害:25个成员国中有16个实现了内河航道相互连通的“水联网”。
开建“荆汉运河”,也是建成中国版“水联网”的需要,是赶上国际领先标准的需求,更是打通内循环、降低物流成本的需要。
再看国家大战略所需。
有个指数叫“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衡量运输费用在经济中的占比。我国一般省份的这一指数为16—17%,有的省份甚至达20% ,航运条件好一些的省份为13—4% 。
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指数为7—8%。差距的背后是中国内河航运对货运贡献不足。
货物周转量指标呢?中国内河航运占比约8%,德国为28%,美国为15%。
差距依然巨大。究其本质原因在于:内河航运效率需要系统优化。通俗地说,就是物流成本过高,如果多使用水运或提高水运效率的话,物流价格就会打下来。
高层视察湖北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15年9月,国家作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重大战略决策。
再看各方渴盼。
位于中游的重庆对长江航道的通行需求格外迫切。自2013年开始,重庆代表团连续七年在全国两会提交打通长江“卡点”(指“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方案”)建议,渴盼打通长江航运通行万吨货轮。随着“成渝经济圈”日趋成型,原本置身事外的四川对长江航运需求也日趋吃重。
不仅如此,开建“荆汉运河”还是生态保护的需要、中部崛起的需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4年10月,钮新强一次高级别论坛上发表报告说:
建“荆汉运河”……可避免长江干线航道大规模整治和大量船舶通航对江豚、中华鲟等国家重点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影响……
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首席科学家、水资源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其站位系为中国发声,而不是代表湖北省立场。。
国家层面对“荆汉运河”持何种意见?
交通运输部的公开答复称:建设 “荆汉运河”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国土空间、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布局等将产生深远影响,要充分论证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议以湖北省为主推进 “荆汉运河” 研究相关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并深入研究相关重大技术问题。
国家对此态度稳健而慎重:事关重大,多和周围省份、各方面商量,他们不反对的时候,再搞定技术难题。
11月21日来自《金融界》一则消息让不少看多“荆汉运河”项目人士心又悬起来:
在回答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提问时,重庆港方面表示:目前荆汉运河项目处于规划和前期准备阶段,“能否实施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导致“不确定性”的本质原因还是担心“荆汉运河”仅是为湖北省而建。
“荆汉运河”到底为谁而建?
“荆汉运河”应该是为人民富裕、绿色生态、国家强大而建。
“荆汉运河”应当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建!
(作者:叶青 渐飞 王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