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17日,在湖北省政协常委会小组发言中,我建议新一届全国代表委员把我这个建议(新京广线经济带)带到北京。
十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蓬勃发展。现在开始的十年,应该重振京广线高铁经济带,武汉都市圈应该成为双弓的交汇点,过去是东弓,往上海,现在是西弓,通过中欧班列,走向欧洲,非洲。应该左右开弓。
京广线经济带始于1906年张之洞修通京汉铁路,历史悠久。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发布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有四个在京广线上,北京、广州、长株潭、武汉。
实际上加上郑州都市圈,将来会有5个都市圈在京广线上。
在战略腹地建设方面,河南很积极。河南在区位、产业、资源、创新、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符合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必要条件。要以“十大战略”为引领,把河南建设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腹地。即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换道领跑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制度型开放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9月1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郑州专场新闻发布会,有几个创新点。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都市圈发展。一是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四条丝路”融合并进。二是以郑州为中心建设高效都市圈枢纽体系,加快S2线、郑州南站建设,持续加密跨黄通道,积极推进平安大道等跨市域道路项目和郑州至洛阳等高速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国际航空等功能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实施“期货+”战略,努力把郑州商品交易所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期货定价中心、期货价格避险中心和期货机构集聚中心。
——聚焦中原科技城建设力争再引进6~8家一流大学研究院
近年来,郑州引进支持中科院过程所等14家大院名所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嵩山等13家省实验室建设,累计建设各级各类研发平台5616家。
9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并正式印发,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全面推进,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二次创业”全面启动。郑州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洛阳、开封、新乡被确定为大城市,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设。
其实,京广线北段一直受到重视。
京广北段经济带,北起北京,经保定、石家庄、邢台到邯郸。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将京广线规划为全国的发展轴 ,如把“京广线”比作中国的“脊椎”的话,从邯郸到北京的北段则是中国的“颈椎”。 该经济带具有发展以加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的科技人才优势、制造业基础和有利的区位条件。
9月18日,湖北省公布了三圈四带的发展格局,即武汉、襄阳、宜荆荆都市圈,沿江、京广、汉十、襄荆宜经济带。
重提京广线经济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中央有什么新的举措。应该是与战略腹地与产业备份有关。
《决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2020年4月中央财经会议上提出,“要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2020年11月,《求是》杂志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提出了“产业备份系统”的概念,强调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近100年,这是第三波产业备份潮。第一次产业备份潮,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第二次是上世纪60~70年代。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战略腹地建设。
京广线以西,都属于战略腹地建设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