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微博已经超过10万条,这让我想起了2010年的2月末。
因为当时我是全国人大代表,3月1号就要到北京开会,在此之前,新浪微博的服务员联系到我,问我要不要开一个新浪微博,参加全国两会。
我当时比较排斥,因为我已经从2006年开始写《代表叶青的博客》,而且当时微博都是影视明星在用,比如姚晨。
所以对微博是怎么回事也不了解,因此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这位服务员锲而不舍。我就同意了。当时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我给他几句话,他就给我在微博上发出来,而且手机也很不方便,所以2010年的微博,确实非常的粗糙,简单。但是越用越方便。
那么此后又有人民微博、腾讯微博等,所以我的粉丝一度超过500万。后来规定,微博只能是新浪才能用,因此就剩下一个微博了。我现在在上面大概有23万的粉丝。
那么微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搜索。所以我现在用的很方便,比如我要开会,到哪个企业去调研,或者要讲课,或者写一个什么文章,我就在我的微博上面输入关键词,一搜就出来了,按时间给你列出来。
所以整个问题的过程、资料,就非常的清楚。我用上了以后就爱不释手,而且经常建议年轻人也开微博,每天给自己积累一些资料,然后也可以帮助别人。
因此,我觉得我带一部手机,就像带了10万多张的卡片。所以我把它叫做移动的卡片盒。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这样说的,大家读书、读文章要把它做成卡片,一旦你的卡片收集的足够多,你就可以写论文了。
所以写论文的时候就是把卡片横着竖着摆,你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就在上面了。所以这是我1979年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要收集资料,写出好文章。
那么现在我的微博超过10万多条了,这就是一个移动的卡片盒。
微博不仅是利己,同时也可以利人。有的记者要采访我,我就建议他先上我的微博,输入关键词搜一下。我对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你先了解一下,再来采访我,这样可能更完整一些。对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双方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作为研究者来说,更要利用它的积累平台。
因此,微博有三大好处,积累资料,使用资料,还可以帮助别人。
只要微博不关闭,我就会一直使用下去。我期待我的第二十万条微博的出现。
最后,我也在“文心一言”上问了“叶青代表谈微博”的话题,得到的回答如下:
叶青代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他对于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平台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以下是他对微博的几点看法:
1. 微博作为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重要渠道
叶青代表认识到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微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平台,用户可以迅速获取各种新闻、娱乐、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最新资讯。微博的即时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用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内外的热点事件,从而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信息获取的能力。
2. 微博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
叶青代表也强调了微博在社交互动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微博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更是一个社交互动的场所。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微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情,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讨论。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舆论交流,还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社交关系网络。
3. 微博在反腐中的积极作用
叶青代表作为一位关注社会公正的全国人大代表,他高度肯定了微博在反腐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反腐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微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他号召广大网友通过微博共同传递正能量,把微博真正变成民众发声的地方、增长智慧的地方。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在反腐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如十余年坚持推广“公车改革”,为反腐倡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 微博在个人品牌推广中的作用
叶青代表还注意到了微博在个人品牌推广方面的潜力。他认为微博为名人、专家以及各种组织提供了一个宣传和推广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布有吸引力的内容,他们可以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种个人品牌的推广不仅有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5. 微博的使用心得与建议
叶青代表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和建议。他认为在使用微博时应该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内容。同时,他也建议用户应该理性看待微博上的各种观点和言论,避免盲目跟风或情绪化表达。此外,他还强调了实名制的重要性,认为实名制有助于提升用户的责任感和言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叶青代表对微博的看法是多方面的、深入的。他认为微博在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反腐以及个人品牌推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给出了自己的使用心得和建议。这些看法和建议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平台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微博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