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潮新闻记者从吉利控股方面了解到,吉利近期将完成“未来出行星座”第三轨卫星发射任务,有望今年年底实现全球化商业服务。
2022年6月和2024年2月,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分别成功发射了“一箭9星”与“一箭11星”,完成了2个轨道面共20颗卫星的部署与稳定运行,可为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直连卫星通信功能,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出行体验。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吉利控股旗下时空道宇建设的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时空道宇将于两年内完成星座一期72颗卫星部署,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二期将扩展至168颗卫星,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
今年6月,吉利控股旗下的时空道宇已在中东阿曼完成了低轨卫星星座的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
吉利旗下吉利银河E8、极氪001 FR、极氪007等车型均搭载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在没有地面网络覆盖或地面网络受损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车机收发卫星消息。
吉利就是这么牛,从摩托车、汽车到卫星。自己的车,用自己的卫星,别人要用,那就交钱。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以及2015年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中国商业航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2024年国内十大民营火箭公司:
1.星际荣耀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2024年4月9日,该企业以85亿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排名976名。
2.星河动力航天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其核心产品及服务包括“谷神星”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服务,以及“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发射服务等。
3.蓝箭航天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航天运输系统创建及运营的商业公司 ,成立于2015年6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员。
4.天兵科技
天兵科技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领先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4月9日,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以155亿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排名495名。
5.东方空间
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企业,通过研发“引力”系列运载火箭、“原力”系列火箭发动机、“鸿力”系列空天信息装备。
6.零壹空间
零壹空间,全称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8月成立,总部地点位于北京、重庆,是一家火箭技术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火箭技术公司。
零壹空间团队目近300人,均毕业于清华、北航、哈工大、西工大等国内一流相关院校,以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莫斯科鲍曼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
7.星途探索
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是一家从事系统级航天产品研制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当前,靶弹业务已与军委装备发展部、空军、海军等重点业务和需求方进行了深度沟通。
8.深蓝航天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运载火箭研发、生产及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商业航天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聚焦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的研制,致力于大幅提升人类进入太空的能力、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
9.火箭派
火箭派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星箭一体化」企业,商业航天2.0的引领者。
10.翎客航天
LINKSPACE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我们专注于火箭VTVL和可重复使用技术,旨在为全球提供频繁、可靠、低成本的发射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山东设有火箭总装厂和测试基地,在青海设有亚轨道商业发射基地。
难怪,北京亦庄聚集了众多民营火箭研制企业,形成了“火箭一条街”。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射次数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近日,北京亦庄计划建设“火箭大街”,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预计到2028年将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北京实施商业火箭发射14次,其中13次来自亦庄。
“火箭一条街”方位在天安门东南20公里。1998年,由于紧邻中国航天人才的“黄埔军校”——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航天“国家队”代表之一长征火箭落地“火箭一条街”,为这条街以及亦庄日后形成北京商业航天“南箭”格局埋下了种子。
2015年,蓝箭航天成立并落户亦庄,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运载火箭公司。
2023年9月,《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在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作为北京市“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中“南箭”主要承载区,针对商业航天领域共性需求,北京经开区提出建设“火箭大街”,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能力快速提升。
别的地方也在动手。
安徽江南集中区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星河动力年产24发“智神星”液体火箭项目正式投产,飞渡航天与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五所共同成立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北京航天易龙火箭智造超市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商业航天动力产业链项目纷至沓来……近年来,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安徽省池州市积极顺应产业升级导向,把航天作为抢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推进布局前沿技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培强引优产业集群,持续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当地航天产业正以奋斗者的姿态蓄势待飞。
武汉也有基础。
从武汉阳逻大桥下高速,沿星谷大道行驶,约15分钟便抵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只见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仅一街之隔。
以4年投资近200亿元的“航天速度”“种”出中国星谷,建成火箭、卫星、磁电、行云四大产业园,实现了星、箭、云和航天材料齐聚的格局,具备年产20到50枚火箭、240颗小卫星能力,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也已建设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