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卜快跑”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在逐步替代一部分有人驾驶出租车。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制造业就开始了“机器换人”工作。由于这一转变主要发生在工厂内部,且是逐步推进,所以对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
"机器换人"的历史进程
2012年底,在浙江、江苏的传统制造企业中逐渐兴起了“机器换人”,众多企业纷纷引进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进行技术的改造升级。
2014年,随着“东莞一号”文件及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机器换人”在珠三角的制造业重镇-东莞轰轰烈烈的开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
“机器换人”的精益法则
“机器换人”应遵循精益法则,以精益管理为原点,从顶层设计开始,打造精益模式下的自动化导入,才是中国式“机器换人”的最佳实践。通过“机器换人”,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向机器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推进“机器换人工”。对于生产过程中单一、琐碎的重复性作业以及危险度高、强度大、重污染等工序,可引进相应的机械设备。
第二步:推进“自动换机械”。引进自动化设备去替换普通装备,并通过自动化实现一人多机作业。
第三步:推进“成套换单台”。新开发和重组生产工艺,平衡工序,形成连续高效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
第四步:推进“智能换数字”。已采用数字化加工设备较多的企业,采用自动检测、智能仿真、流程控制、模拟人工判断、自动故障排除等高端先进技术,并在精益生产管理、人才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升级创新,才能真正迈入“智造”时代。最终实现机器完全替代人工,而且比人工做得更好。
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可以有效的减少低素质劳动用工量,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优良品质率,确保安全环保生产。
湖北美的冰箱的成功案例
美的冰箱荆州工厂的前身是小天鹅(荆州)电器有限公司。2008年,小天鹅电器被美的集团收购后,更名为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经过16年发展,这只“小天鹅”在荆州快速成长,产能从10万台增加到1200万台,产值从1亿元跃升到破百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冰箱生产基地。
近几年,美的“空冰洗”三大工厂在荆州大规模引入柔性自动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通过“美云智数”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优化管理,实现按需供货、以需定产,采购透明高效、供应全程可视、排产精准可控、结算稳定可靠,劳动生产率提高52%、生产物流效率提高28%、交期缩短25%、质量缺陷降低64%、供应商投诉降低15%,物料基本实现零库存。
2022年,美的冰箱荆州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第8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
先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比如,在注塑黑灯车间,成排的自动化设备一眼望不到头,在程序的控制下,机械臂自动运转。原来十多台注塑机,需要约50名工人,现在20台设备,生产线不需要一名工人,只需要技术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维护。黑灯车间已经历了三代技术升级,已实现生产线全面无人化。
AI外观检测及内饰件检测是冰箱出厂前的最后一道检验工序。它借助机器人和工业摄像头的配合,对噪音、能效、LOGO、门体颜色、瓶框、抽屉等关键件全方位判检。检验智能自动化率由之前20%提升至现在66%。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为了助力“数字美的2025”战略实施,美的推行全员数字化培养及认证计划,荆州工厂的员工每天都要与创新业务打交道,数字化专业能力也不断提升。
以前在老厂区是以管人的模式来开展工作,现在有一半的工作是管设备,以设备代替人的操作模式。
目前,荆州工厂的转型样本正在美的集团内部加快复制。美的正以“数智驱动”为建设核心,将灯塔案例推广至美的集团30多个工厂,构建起一张“灯塔工厂”网络。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应用与“机器换人”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的显著进步。在无人驾驶的崛起 | (三)中中也分享了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即将面对的挑战,那么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市场驱动,企业在技术改造、管理优化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智能制造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广,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