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2484:“大学生+电商”让宜城红薯“从少到有”“从有到多”
2024-01-03 09:39:58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20236月,占地约9000平方米的襄阳宜城市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建成启用,快递包裹随着传送带移动,邮政、中通、申通等3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按乡镇分拣快递。驾车5分钟可进入全国高速网。该中心新增2条自动化分拣线,日进出港快递约5万余件,后续极兔等快递公司将相继入驻。

农村地区“点多、面广、线长”,宜城实行“一村一策”,通过“交邮合作”“邮快合作”等方式,190个行政村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单件收发可节约成本1.2元至2.5元。

电商的助力,宜城渐成鄂西北红薯集散地,每逢收获季节,宜城快递企业安排专人驻扎基地、仓库等,帮助农户打包装货,降低红薯破损率。

依托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农户们不再为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发愁,红薯稳坐宜城电商农产品的头把交椅。

宜城红薯种植面积超10万亩,销售收入4亿元,平均每亩收入达到4000元。

板桥店镇十几年前开始试种红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红薯成为该镇继西瓜、桃李等特色种植业之后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又一重要经济作物。

王台村红薯种植面积达6000亩,从当初试种到如今的增收“主力军”,其间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次偶然机会,一位经营红薯的河南客商到村里来,他说我们村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种植红薯。我一听非常高兴,就到河南去考察。”王台村党支部书记刘波说,他种植了3亩多从河南引进的“龙薯9号”,连续3年,亩产都在8000斤以上,每亩纯赚4000元。

 图片

许多村民靠种红薯盖了房、买了车。为了做强红薯产业,刘波准备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延长红薯下游产业链条,提高红薯经济附加值。

每年8-11月,是宜城本地红薯成熟季节。他们把宜城红薯放在网上卖火了,全国各地数十个商家找他代发宜城红薯。段梦阳在拼多多上开了5家店,主要发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广东、浙江为主。

2022年,在拼多多红薯类目排行榜中,宜城红薯排名第一,销量超过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宜城成为电商平台上红薯销售集聚地。

今年以来,宜城每天发运的红薯快递包裹已超过3万件,重量超过10万公斤,不仅卖光了本地红薯,还带动河南、山东等地红薯销售。预计红薯类产品全年发货1200万件,销量达5000万斤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

来自宜城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65家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30%

这里有大学生的功劳

2023810日,南营街道办王家湾村电商仓储基地,80后大学生周虎和附近30多位村民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8月,宜城红薯一上市,公司每天能收到6000多笔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盒装紫薯分为3斤装和5斤装,网购价分别为18.8元、29.8元。

周虎为宜城市楚乡情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2018年,他返回老家宜城,和同学做起了电商生意。发现当地红薯开始走俏,便在拼多多、淘宝、抖音等平台开店。

据宜城市商务局统计,2018年以来,先后有30多名像周虎这样的80后、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做电商,他们懂技术、懂市场,对推动宜城红薯销售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曾在广东上班的90后段梦阳返乡后,一年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红薯4000多万元;80后陈奎在网上卖宜城红薯,销售旺季日均发单达到1.5万笔……

宜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销售,在农村建起了一批仓储基地,真金白银支持电商企业,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仅王家湾仓储基地,就吸引了周虎等5名电商创业者入驻。

曾在深圳一家电商公司工作过的王小龙,2018年回到老家郑集镇魏岗村创业。他说,电商平台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群,与宜城红薯资源优势相叠加,发酵出规模效应,让宜城红薯销量快速倍增。

类似的情况前几年也出现在枝江

2020枝江市董市镇新周场村,一辆辆满载着猕猴桃、苹果的大货车缓缓驶出。可是本地并不生产这些水果。

图片

宜昌咪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红平本来做传统的水果批发生意。4年前,他看到电商平台销售日渐红火,便果断从线下转到线上,用于储存水果的仓库就地改为包装车间。

起初,余红平只卖枝江的柑橘、甜瓜,后来又把当地的红薯卖到全国各地。随着销量持续攀升,余红平的电商平台吸引全国众多同行关注。经营陕西猕猴桃和甘肃苹果的商家找到他,希望通过他的电商平台销售水果。

“我们村成了全国水果集散地。”余红平说,外地水果先运到该村,根据网络销售要求,重新挑选打包;经他的电商平台销售后,再从新周场村发往武汉、成都、重庆、昆明等地。该电商平台平均每天销售3万多单,高峰时七八万单。从202037日至81日,该平台销售额达1.2亿元,位居拼多多生鲜销售全网冠军,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再来看看红安苕。红安苕产业发展成绩单:

种植面积24.2万亩,产量59万吨,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6位。

加工销售企业45家,开发系列产品100多种,加工总产值24亿元。红苕加工转化能力突破20万吨,打造了红安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60多件,拥有56个红苕产品商标,绿色食品标志3个,红安苕品牌价值达高达40亿元。同时,建设了111个红苕保鲜储藏基地,保鲜储藏能力达到4.6万吨。

全国首个甘薯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湖北十大乡村产业。

红安县与科研院所合作,从数千个甘薯品种中,培育出“紫檀红、骑龙红、姜牌红”等一批适合红安气候与环境的甘薯品种,并从薯形、薯皮色、熟食品质等方面制定了质量级别标准。

如果学一学宜城“大学生+红薯电商”,可能会发展的更快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