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武汉新策:长江新区规划,塑造内陆新沿海之势
2023-09-01 22:32:41   来源:今日湖北

近日,《武汉长江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以下简称《新区规划》)新鲜出炉,让长江新区的未来布局及走向再次成为焦点。8月25日,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的专家为大家解读了《新区规划》。关于该规划的发布,我特别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大学城

长江新区提议加强与武汉新城的“科创互动”,强调科教和产业创新功能,推动长江新区大学城的建设。事实上长江新区与武汉新城实际上就是“一江之隔”。区别仅是长江新区以武汉市建设为主,武汉新城以省政府建设为主。武汉新城目前已有高校的新校区落地,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


而在2020年9月,长江新区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国四大高校成果转化基地之一。距离武大、华科都很近。根据8月初媒体的报道,长江新区大学城开始启动拆迁工作,预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也将入驻大学城。


我的个人观点,长江新区除了要关注武汉本地高校的新校区之外,还要关注全国高校的新发展与动向。


比如之前我观察到的苏州的双重战略:吸引投资与引导智力的并行之路——武汉能否效仿并实现新的突破?苏州现有8所本科大学,包括“211工程”中的苏州大学,以及17所专科学校。此外,昆山杜克大学,是由武汉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此外,苏州市也引入了四个“985工程”大学的校区,这些都是中国顶级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随着这四个985工程大学的校区建成,未来苏州在新材料、纳米技术、医药卫生等领域将有出色的发展前景。

其次,苏州市积极引进和建设了大量的研究院。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都在苏州设立了各自的研究院。此外,苏州市还有一系列专业研究机构,如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华为苏州研究所、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这些研究机构专注于从科技到教育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苏州还有许多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究机构,如苏州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苏州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苏州科技学院相城研究院、苏州珍妮太湖珍珠研究院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等。苏州市已经设立了包括这些在内的99个研究院,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

图片


二、布局三大组团



江湾组团:

专注于国际交往、创新策源等现代服务功能

五通组团:

布局生命健康、科教创新、滨水社区功能

阳逻组团:

布局临港物流、智能制造功能


READING 


其中,阳逻组团将以阳逻国际港为核心,结合天河机场、花湖机场、黄石港等区域交通枢纽设施,打造港城联动、多向联通的全面开放新门户,突出铁水联运竞争力,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优化布局物流园区、商贸区和产业园区等,创建多方位连接的开放新门户。


截止8月10日,顺丰航空在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货运航线近20条。随着花湖机场货运枢纽功能的逐步释放,武汉都市圈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格局正加速形成。  

7月底,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武鄂枢纽获批实施内容总投资约109亿元,总占地面积47567亩。其中,武汉天河机场片区总投资18.6亿元,占地面积30787亩,包含国内转运区、邮快件处理区、国际转运区、专业货运区、综合服务区和保税物流区等,鄂州花湖机场片区总投资90.5亿元,占地面积16780亩,包含转运中心、快运物流区、国际物流区和空铁联运区等。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完善“东—南—西—北—中”国家航空货运枢纽网络,打造“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和“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构建内陆新沿海。

图片


这意味着“客货双枢纽物流经济带”正在形成,这是全国乃至于全球都不多见的客货双枢纽格局。世界上“双机场”比比皆是,而“客货双枢纽”相距90公里的都市圈,是唯一的。


我的直观感受,长江新区位于“客货双枢纽”的中心,宛如物流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


三、建设“汉三角”

长江新区在其空间布局中强调生产空间布局组织。提出以枢纽经济为引领,聚焦低碳、健康、智造三大产业集群,推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132”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一个枢纽经济,加快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低碳、健康、智能制造,壮大两大现代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


这就是长江新区的未来。长江新区旨在与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沌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立的“汉三角”


2000年6月,河南省李省长在郑州调研时提出“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并强调“郑州市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城市规模”。同年,位于郑州市东郊的原军民合用机场启动迁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该区域为核心,开发建设郑东新区的战略部署。

2001年7月,按照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高起点、大手笔”的要求,郑州市对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进行了国际征集。

2002年3月,郑州市人大对规划方案予以确认。2003年1月20日,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工为标志,郑东新区开发建设拉开序幕。郑东新区规划控制面积370平方千米,管辖面积260平方千米。2022年,郑东新区仅次于金水区,GDP总量是1270.3亿。

图片


我关注到“郑东新区”一词时,就呼吁武汉建设汉口北新区,与光谷、沌口形成“汉三角”。5年前(2017年2月)向时任书记,陈一新书记建议长江新城放在汉口北。


长江新区无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部分,它的示范作用逐渐明显,让我们充满期待。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