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能源统计的巨大变化
2023-07-15 14:24:06   来源:今日湖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128日至10日在京举行。

其中“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内容,对我国煤化工行业将产生重大利好,影响深远。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211日出席“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时称,“原料用能就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它(能源产品)转化为原料了,它并不是100%的排放二氧化碳到空气中,一般只有20%(排放),80%是转化成原料。但是燃料用能排放的都是二氧化碳,所以统计上要把它们分开计算,管理部门要考核,这些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11222日公布的十四五统计改革规划的能源统计的内容有:

(十二)加强能源资源环境气候统计。完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强化新能源产品统计,加强能源消费统计监测,全面反映能源生产、销售、库存、消费等情况。完善国家和地区能耗核算工作

武汉的80万吨乙烯项目就是一个问题

第一次去位于青山区的中韩石化(乙烯)是在20178月,了解能耗中的原材料(石脑油、煤炭)的比重(23%),向民进中央提交了取消原料能耗的建议。解决离任审计中能耗考核的痛点。

2019年中去过,参加大V看青山活动,又到中韩石化。

图片

20211222日上午第三次去,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了解各地燃料用能与原料用能、工艺的情况。

这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2018315日,全国人大代表、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产业,反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两者是融合发展的关系。”建议扩大煤炭的“原料”功能,淡化“燃料”功能,让其成为高端的化工原料。兖矿在煤制油、煤制甲醇等高端化工产品方面,都在积极布局。

2019827日,国家能源局公开答复了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煤化工原料用煤不计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企业生产能耗的提案》:

按照我国现行能源统计方法制度及国际通行做法,煤炭作为能源品种之一,无论其用作燃料、原料、材料或动力,都要计算其消费量。因此,在统计的能源消费总量中不能扣除用于煤化工的原料用煤,不能扣除炼焦的煤炭投入消费。同时,鉴于地区间有关能源品种调入调出的复杂性,难以准确统计相关数据,因此,无法按照谁使用高载能产品谁承担能源消费进行统计,请予理解。下一步,我局也将会同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强调研和研究。

 统计规划提出加强资源环境综合统计,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统计核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0%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一手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手抓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期从16.9%上升到25.5%,占能源消费增量的60%以上。

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超过10亿千瓦。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3.6%,替代散煤1.5亿吨以上。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累计建成充电设施391.8万台。

国家提出要在2023年初步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围绕这个目标,国家统计局聚焦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等领域,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一同研究制定碳排放核算方法。

图片

好消息传来

今年7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

绿电零排放就应该多用

1)有利于统筹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统筹能源转型。将允许地方和企业更多依靠非化石能源满足新增用能需求,提升推进能源转型的内在动力,在有力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双碳”目标实现。

案例711日从中铁十一局获悉,由该公司承建的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成功投产发电。

光氢储项目,就是当光伏充足但无法上电网、需要弃光时,利用光电将水电解制成氢气和氧气,将氢气储存起来,当需要电能时,将储存的氢气通过内燃机、燃料电池或其他方式转换为电能输送上网。

该项目位于青海德令哈市,是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也是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制绿氢的首次尝试,通过光氢储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推动氢能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实现绿电、绿氢消纳。

2)更加鲜明地突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政策导向,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地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性更强、力度更大,控碳更精准。

3)有利于促进碳排放控制与国际接轨,推动关键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有利于与国际接轨、面向未来;有利于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有助于推动关键低碳技术发展,促进绿色交通、低碳建筑、新型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

能源统计要实事求是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