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越来越热,端午节去哪里?
去海边,去大山。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出行人数或将达到5年来最高。受假期时长、气候温度、民俗文化等因素影响,端午出游选择呈现短途、多元、休闲等趋势。
据途牛旅游网相关数据,选择国内长线游的用户,大多以避暑纳凉为主要动机。如云南、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目的地,因其有更舒适的气温条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旅客避暑出游的热门选择。一系列滨海城市和海岛成为旅客出行的首选。美团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滨海城市青岛、威海、秦皇岛、大连、厦门的旅游热度较高,均跻身TOP20目的地城市。
在旅行项目上,旅客的选择更加多元。“休闲”和“清凉”成为端午假期的高分选项。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漂流”相关产品搜索热度上涨272%,各地的室内外水上乐园也成为亲子游首选。携程平台上,近两周“溯溪”相关产品热度环比增长超50%,上海露营订单同比增长7倍。
6月20日,郑渝高铁迎来全线贯通一周年。湖北段沿线的襄阳东、南漳、保康、神农架、兴山、巴东等6座车站累计到发旅客965万人次,其中发送473万人次,到达492万人次,两者基本持平。
高铁既带来了人气,更丰富了旅游内涵。“郑渝高铁开通以来,神农架旅游打破了四季发展不平衡,实现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赏红叶、冬滑雪。”今年神农架景区总接待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1.1%,旅游收入较2022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26.7%和12.2%。
海拔高,多了发展避暑产业的机遇。
6月15日-9月1日,神农架林区政府联合湖北文旅集团,面向全国2023年中考、高考毕业生,凭准考证,0元免费游神农架六大景区。七一以前,还可以凭高铁票游六大景区。
20日晚上,参加了神农架酱酒座谈会,我对着酒厂的图片建议建设“神农架酱酒城”。除了避暑,参观酱酒生产线,品尝神农架酱酒与神农架美食,住神农架民居等。
地处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上的神农架生态酒业有限公司,高铁开通一年,迎来了1万多名观光客商,直接拉动销售额1000多万元。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淮南子》载:“清醯之美,始于耒耜”。神农炎帝“生于成纪,徙治陈仓”,首创耒耜,始作农耕。有了农具,农业生产逐渐发达了,粮食产量增加,有了造酒的物质基础,“神农耕而作陶,陶以盛酒。”
神农架生态酒业有限公司是劲牌有限公司在我省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主要生产酱香型、浓香型神农架牌白酒。近10年积淀,2021年,公司推出神农架金酱、银酱两款酱香型白酒。金酱、银酱分别获得2022年度湖北白酒酒体设计奖、2022年度湖北白酒感官质量奖,及中南八省市白酒质量检评金奖。2022年上半年,劲牌正式与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扩建年产1.15万吨酱酒项目。8月12日,项目开工。新项目将把智能工厂与旅游相结合,把工厂建成景点。项目用地面积600亩,包括建成生产车间、陶缸酒库等,运营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神农架自古有种植高粱传统,但面积小、产量低。2016年,神农架生态酒业有限公司引入贵州红缨子高粱,发动农户在神农架大规模种植。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提供种子,聘请农技专家全程技术指导,高粱成熟后全部高于市场价回收。
红缨子高粱花青素含量高、耐蒸煮、出酒率高,是贵州茅台及酱香型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经试种,神农架生长的红缨子高粱营养元素与贵州红缨子高粱相差无几,甚至大部分元素含量更高。2021年,神农架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试验优化品种,规范种植技术,并在新华镇桃坪村、龙口村建设两个种植示范基地。
可见,神农架酱酒城是有可能打造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点的。
有两处酒城(村)可以借鉴。
2016年6月23日至24日,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培训会议在宜昌举行,稻花香酒文化产业园获得由省文化厅颁发的“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牌匾。
稻花香集团积极贯彻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酒文化产业化与工业生态化有机融合。稻花香酒文化产业园已基本形成工艺美术印刷产业区和酒文化旅游产业区的“一园两区”格局。同时,该集团以文化为纽带,探索提升文化产业效益的方法。除打造国内首个“铺文化”旅游景区外,还举办了中国龙舟公开赛,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
号称三峡不夜城的龙泉铺,位于龙泉镇土宋路和小鸦路交会处,柏临河畔,占地120亩,临水而建,项目以“三街、九坊、八十一铺”为整体空间布局,集商业、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成为国内“铺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开启特色文化体验式街区开发新时代。行走其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城楼、亭台楼阁、文昌戏台、石磨水车、青龙渡口等等,仿佛打破时光的限制,那酒旗摇曳的作坊、水墨生香的字画、多彩的民俗风情一处处,一幅幅,皆是令人无法拒绝的文明与光彩。
2018年的“五一”,龙泉铺试开街,首日游客突破4万人,成为人们到了宜昌不得不去的地方。6月初,龙泉铺水上乐园举行了稻花香·中国龙舟公开赛,吸引10万人现场观赛,网络关注度突破3000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稻花香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也有效地拉动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稻花香酒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龙泉铺被称为三峡不夜城,已成为宜昌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同时,稻花香集团正在规划建设珠宝花海、千米跑马道、万米自行车骑行道、水上漂流等项目,将建成以龙泉铺为引爆点,珠宝花海为亮点,构建龙泉铺·文化体验板块、珠宝花海·农业创意板块、沿柏临河·乡村休闲板块等三大板块,形成“一带两级三板块”的空间格局,打造一条集文化体验、创意展示、生态观光、运动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房县花田酒溪康养中心海拔800-1000米,森林覆盖率90%,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3.5万个,酷暑季节平均温度23℃;远离城市喧嚣,日晒充足、无噪音、无污染,是中老年人康养旅居、避暑休闲的胜地。去年去过,参观了中国黄酒民俗文化村。
“黄酒村”位于房县县城以北33公里处的土城镇土城村,素有“中国黄酒看房县,房县黄酒看土城”的美誉。这得益于此处独特的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0-15摄氏度之间,无霜期超过200天,还具有独特的微生物菌群,从而形成酿造土城黄酒独自风格特有的自然环境,是区别其他黄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酒酿造工艺在“黄酒村”代代传承,村里家家酿酒,户户卖酒,空气中氤氲着酒的芬芳。黄酒民俗广场酒旗飞扬,悦耳的方言小调令人愉悦。
2014年之前村民酿酒主要是“散、小、弱”的传统经营方式,规模小、销路窄,生活困难的群众不少。后来该村通过成立“白茅佳酿黄酒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庐陵王酒业有限公司,创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统分经营模式,2015年生产黄酒600万斤,创造产值6000万元。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土城镇土城村不少贫困户变成黄酒产业发展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