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读《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
2023-05-08 08:57:24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2016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图片

作者罗思义,先后担任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英国议会成员和英国工党国家执行委员经济顾问、莫斯科商业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2013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世界百强企业顾问。自1992年起,撰写了200余篇关于中国经济及其与世界经济关系方面的文章,出版语言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与俄文。

图片

他还是新浪财经专栏。其新浪微博有超过40万名关注者,是新浪财经和观察者网《意见领袖》的常驻专栏作家。潜心研究中国社会三十年后首次出书。他比大多数中国公知更清楚中国的强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被中国官方认定为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中国创造的经济与社会奇迹;为何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美国经济先崛起后放缓的原因及中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有可能阻碍中国经济实现繁荣的不利因素。

外国人说中国经济,可能更加中立、客观,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参照物。

有几点印象深刻:

1、中华民族复兴

罗思义说,没有任何外来力量强大到足以消灭中国,阻碍中国民族复兴的唯一手段是诱导中国自杀。无论对中国还是人类来说,中国自杀都是一场灾难;幸而中国走的是与“自杀”倾向截然相反的道路。反腐败运动,外交政策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的成功,对技术和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其他种种举措和成就,都表明中国所走的并非自杀之路,而是坚定不移的民族复兴步伐。

他欣赏中国的反腐败运动。是否知道公车改革以及整个“三公”改革的重要性。

他认为,从发展理论和理念上分析,中国没有照搬西方理论,而是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并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实事求是,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在改革中没有采纳西方为俄罗斯设计的休克疗法,没有对国有企业实行一刀切私有化,而是抓大放小,事实证明中国渐进式改革理念是完全正确的。认为,中国从未要求其他国家效仿其经济道路,而是不断强调每个国家应该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其他国家可以通过中国的经济发展自身经济。

2、历史性灾难

那些企图损害中国的人也明白,鼓动分裂主义是达到其目的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俄罗斯领导人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这一历史性灾难是由获得国外势力资助的苏联境内分裂组织积极推动而造成的。显然,这些势力是充分利用了苏联拥有众多加盟共和国这一复杂的现实。苏联许多地区存在分裂组织,尤其是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和乌克兰。这些受到苏联境外势力支持的分裂分子加入了私人犯罪集团,并与车臣和其他地区的分裂分子勾结在一起。分裂势力成为199112月摧毁苏联的主导力量,国外势力也借机干预并肢解了苏联——乌克兰成为继以色列和埃及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受援国。

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他们再次直接把同样的模式应用在中国身上。中国境外势力试图以关心“人权”和“民主”的名义支持分裂活动。试图让中国实施“国家自杀”的首要方式是扶持中国国内的分裂主义。

但是,并没有得逞。

3、中国人站起来

历史上,不朽名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经问世就立即引起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鸣,正是因为这句话维护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和文明体之一应有的地位,以及每个中国公民在道德、文化、军事、意识形态、经济等各个方面应享有的权利。从国家到个人,从中国到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对此深感认同,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想“站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步骤不仅包括发展经济,还包括反腐斗争、加强法治、实现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增强在诸如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的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国际软实力等诸多方面。这生动地显示出,经济仅是实现更广泛的人类目的和国家目的的一种手段。

西方批评者认为他们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中国人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数西方批评者自作聪明地认为中国人其实是想建立资本主义,只不过不好意思明说罢了。这些西方批评者认为要了解中国,重要的是阅读西方人研究中国的著作,事实并非如此,真正重要的是阅读中国领导人的著作。在经济政策方面,如同在其他许多方面一样,中国不仅在实际表现上超过西方,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超过西方。

他认为“中国格言‘实事求是’是所有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英国官员和学者,他对“实事求是”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利用‘实事求是’的方法,首先必须阐明需要面对的事实,之后才加以理论诠释。”

4、消费拉动增长

这个观点,从现在的政策来看,不太好理解。

罗思义说:消费按其定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经济增长投入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中间产品等以及它们各自的子类型。消费不可能是经济增长投入要素,因为消费按其定义是指用于生活而不是生产过程的东西。认为“消费拉动增长”就像认为一个人只要从其银行账户中取款就能增加该银行账户的余额一样是荒谬可笑的。“消费是经济增长投入”这句话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人们通常错误地认为这一观点体现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遗憾的是,这一观点犯了经济学上的基本错误,将“需求”与“消费”混为一谈。

经济体中的资金流动包括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

●消费:包括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为用于消费的收入,后者是由消费支出所创造的。

●投资:其资金供应为储蓄,其需求为投资本身。

从短期来看,对消费和投资的调整会影响国内需求。促进国内消费确实可抵御周期性的商业衰退,取得一时之效。但从长期观点看,储蓄和消费在不同经济体中所占的不同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以储蓄增长为前提的投资增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是消费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提高储蓄水平必然带来消费增长速度的提高。

5、中国和平崛起

中国将改变的不仅是经济,对世界地缘政治、社会、文化和道德培养方面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还不是最强的经济体。

中国最迟将于2025年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即按照国际标准进入小康社会,使得世界上达到这一生活水平的人口总量几乎翻一番。

中国将在2030—2035年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强的经济体,由此实现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由美国向中国的转移。

大胆地批评西方的幻想经济学派的实质就是:如果事实与他们的理论不符,那么错误的一定是现实。为了客观地解读中国经济,用大量篇幅对具体的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都有详尽的分析,并且结合国际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进行对比,认为中国迄今为止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指出,美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保守派持完全相反的态度。面对各种威胁,本书的结论是:只要中国的军力强大到足以阻止美国入侵,那么中国就能够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对西方新保守派来说,是最不可接受的方式之一。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