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每日财经:长城汽车为大冶添动力
2022-08-01 21:39:12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中宏网湖北7月30日电 日前,2022全国百强县市榜单发布,大冶市综合排名67位,较去年提升12位,成为全国进位最多的百强县。与此同时,大冶招商锚定目标蹄疾步稳,截至6月底大冶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4个,总投资额约523亿元,分别完成全年招商目标任务的78.3%、63.8%。签约项目个数及投资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46.9%、291.2%。

  更让人欣喜的是,大冶在汽车整车原有厂区及完整生产线的基础上,还整体引进了长城汽车落户大冶。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品牌领跑者之一,拥有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沙龙等六大整车品牌,全球累计销量突破700万辆。据悉,长城汽车大冶分公司今年综合用工需求预计达到3900余人,将为大冶市的市民提供众多工作机会。

  长城落户大冶同时还引发了“蝴蝶效益”,相关配套产业头部企业立中集团、诺博汽车座椅、精工汽车底盘等也相继签约。长城大冶公司分别与大冶中等专业学校、湖北俊贤技师学院、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并联合湖北俊贤技师学院和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成立“长城汽车产业学院”。

  大冶曾有过一段探索汽车产业发展的尝试。2016年1月,汉龙汽车成立,总部落户大冶。但在2019年,曾经有过短暂风光的众泰汽车巨亏超百亿元,自从深圳证券交易所6月24日对众泰汽车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后,众泰汽车就处在业绩巨亏、高管离职、工厂停工放假的舆论漩涡中。汉龙汽车在众泰被重重危机包围后也逐渐走向了消亡,于2020年12月1日宣布停工。所以从这段故事来说,颇有种“凤凰涅磐”的意味,大冶又开始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湖北终于有了以汽车产业为新支柱的县级市。

  对于大冶长城公司的关注,曾始于2021年11月下旬的一则消息:经大冶市委、市政府、长城控股集团双方多次考察洽谈,近日,大冶市政府与长城控股集团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正式签约,在大冶共同打造长城科技产业园。笔者希望大冶长城公司可以成为第二个“荆门长城”,复制荆门长城的荣耀与成就。

  荆门长城公司是汽车产业发展中典型的成功案例。长城汽车荆门整车工厂是荆门市2020年10月引进的重大项目,总投资60亿元,由长城汽车兼并重组尘封3年的猎豹汽车有限公司荆门整车制造工厂改造而来。公司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通过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柔性改造升级,SUV、皮卡车型设计年产能12万辆,最大产能达18万辆。

  猎豹汽车有限公司是荆门市采用重资产方式引进的整车企业,所谓的重资产就是荆门市出钱建厂房、买设备,由猎豹公司负责运营生产、利润按比例分配。但是当荆门猎豹建成之际,也是国内汽车产能严重饱和之时,荆门猎豹还未正式全面生产,猎豹汽车就宣告破产。后续经过荆门市争取,才引入长城汽车接手。

  2021年7月29日,长城汽车荆门工厂首辆新车“坦克600”在荆门高新区下线,长城汽车荆门工厂成为了长城汽车在华中地区第一家、全球第13家整车工厂,为荆门市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增添了强大引擎。

  长城汽车荆门工厂从今年元月开始量产,3月该公司生产的“坦克500”和“金刚炮”分别上市交付。截至今年5月,长城汽车荆门工厂已累计生产整车14833台。2022年计划造车12万辆,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冲击15万辆。同时,长城汽车还计划今年下半年在荆门新增投资50亿元、新增3款车型(1款皮卡车型和2款SUV车型),同步建设30万套产能的混动发动机项目,荆门工厂年产能将在几年内提升至30万辆以上,预计产值可超400亿元。

  随着长城汽车量产,上海沿浦座椅骨架、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总成、精诚工科智能悬架、亿和精密冲压件,曼德电子电器车灯、空调、线束、热系统,诺博汽车内外饰、座椅、橡胶件,柳州五菱汽车底盘,保定铭锐汽车冲压件,保定屹马汽车排气管,河北华曙焊接件等33个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纷纷落户荆门,投资近30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22个。长城荆门工厂年产能达30万辆,零部件配套产业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福耀玻璃、玲珑轮胎、航特装备等龙头企业为荆门汽车产业强筋壮骨。福耀玻璃湖北公司数轮扩规,汽车安全玻璃年产量达600万套,去年销售收入超13亿元;玲珑轮胎荆门基地的建立,填补了湖北省缺少大型轮胎生产企业的空白,去年该基地创产值12亿元;航特装备抢抓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机遇,转型成为汽车轻量化底盘生产和研发基地,去年创产值13亿元,今年前5个月实现产值约5亿元。今年1至5月,荆门高新区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93.3亿元,同比增长81%。

  汽车制造业是湖北的支柱产业,规模最大的当属武汉,其次就是十堰和襄阳,因此武襄十随一线,号称“湖北汽车工业走廊”。这3个城市,就是湖北目前的三大汽车城,如今第4个汽车城也正在崛起之中。大冶市、荆门市在汽车产业的强劲助力下发展指日可待,这也是笔者建议襄阳都市圈将荆门包括在内的理由之一。希望通过都市圈的互联互通、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湖北各地级市互补互益、共融共生的良性循环发展大格局。(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叶青)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