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的经济数据。
从5月数据来看,与此前好转预期一致,而且好于预期。说明5月23日之后的措施有效果。
主要指标正增长。说明5月份中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
——消费。只是消费表现较弱。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虽仍处在负增长状态,但降幅由4月-11.1%的同比收窄至-6.7%。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89亿元,同比下降1.5%。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1%,第二产业增速为4.5%,第三产业增速为6.5%。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速的拉动分别为3.9、0.9和0.7个百分点。
基于消费的影响力,各地应该千方百计扩大消费。江夏、经开区的做法值得鼓励。
6月14日,发布《武汉市江夏区2022年汽车消费财政补贴资金实施细则》,自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时间为准),为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购买江夏辖区企业生产的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并在江夏区车管所上牌落户的消费者给予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度1000万元,先到先得,用完即止。对在指定经销商网点购买车型目录内的燃油乘用车给予每辆3000元一次性补贴,对在指定经销商网点购买车型目录内的新能源乘用车给予每辆5000元一次性补贴。补贴方式为江夏汽车生产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支付补贴资金。
此前,武汉市发布加快消费恢复提振若干措施,在支持汽车消费方面,对在武汉市购买并上牌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者,给予价值3000元购车大礼包。此次江夏区发布的补贴政策,将可与武汉市发布的优惠政策叠加享受。
按照相关政策,今年底之前购置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9座及以下),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6月至12月期间,报废或转出旧车且买新车的,每辆最高补贴8000元,最少2000元。通用受益。
6月15日,2022中国车谷汽车消费季活动在武汉体育中心启动,东风公司携手武汉经开区发布鼓励汽车消费“车十条”:在国家、省、市鼓励汽车消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双双加码”,拿出“真金白银”,给购买“车谷造”东风系乘用车的消费者“发补贴”。
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凡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购买“车谷造”的东风系品牌汽车、上武汉市牌照,且在武汉经开区缴纳车船税的个人消费者,购买燃油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分别一次性给予3000元、5000元政府补贴。
与此同时,东风公司推出专项优惠,在政府补贴基础上,对新购车辆,不管是燃油乘用车、还是新能源乘用车,再给予3000元的现金、油卡或等值大礼包。此外,东风公司还将对购车消费者给予贷款优惠、车险优惠、旧车置换补贴等专属优惠政策,其中,在东风公司授权经销商置换旧车并购买新车,可获得最高15000元的置换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给予最高1万元购车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硕士、“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最高6000元、3000元购车补贴。
比如,售价约为34万元的岚图FREE纯电版,在享受了省、市、区和东风公司的各种优惠、补贴后,最终花了30万元。
——工业。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为下降2.9%;环比增长5.61%。实现了止跌回升。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主要原因是边抗疫边保障货物流通,保证道路通畅。
5月新能源汽车5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8.3%。与4月份相比,5月份的汽车日产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从4.3万辆提高到6.4万辆。
近日,乘联会发布5月份车企销量数据,整体看5月汽车市场表现,乘用车销量达到135.4万辆,同比下滑16.9%,环比增长29.7%。疫情的逐步稳定,以及自5月下旬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最耀眼的就是,排量2.0、车价30万以下的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很有吸引力。4S店又顾客不少。过去的政策是1.6排量才能够享受这一政策。地方也拿出真金白银推动车企回归正常轨道,极大地活跃了汽车市场。
——青年失业率。5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4%。相比4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进一步创有此数据统计以来的新高。
按照历史数据,每年5-8月,青年失业率都会迎来一波上涨,7-8月为年内最高点。当7、8月份大学生毕业后,那些仍未找到工作,且继续进行工作搜寻的毕业生,便被纳入失业人群,因此会短暂的推高青年失业率。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
但是,5月份情况有好转,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疫情控制之后,新的就业岗位会出现。说明疫情对年轻人的就业的影响比较大。随着疫情的控制,失业率会进一步下降。通过破解招工难,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国家保市场主体的政策,就是为了稳定就业。
——二季度。5月25日下午,稳经济视频会,31日,国务院33条硬措施出台,有利于拉动6月经济回归正轨,从而保证二季度的正增长。
在6月份,只要工业扩大战果,继续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够由负转正,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回暖,二季度正增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房地产。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07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商品房销售额48337亿元,下降31.5%。
这说明全国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底部阶段。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同比都出现大幅下跌,直接导致房企资金压力增加,从而影响到拿地及新开工的数据,使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持续回落。甚至影响到钢材的价格走低。
但从环比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5月份为12980亿元,而4月这一数据为11389亿元,增长14%。一系列金融层面的政策助力,使得房企的开发投资数据开始出现转机。
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1亿平方米,销售额约1.05万亿元,虽然同比分别下降31.8%和37.7%,是5年来市场较低值。但在各地松绑房地产调控政策、房贷利率持续降低的情况下,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数据的同比降幅较4月略有收窄。5月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分别环比增长25.8%、23.8%;销售额分别环比增长29.7%、26.4%。
说明从今年3月份以来各地房地产新政开始产生效果。特别是在4月末提出也要满足改善性需求的政策后,5月的房地产的环比数字明显上升。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统计,截至5月31日,今年各地共发布政策近300次,尤其5月达147次,是4月的2.4倍。
6月以来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仍在加强,房企端融资支持、风险纾困等政策也在进一步落地。预计后期供需两端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继续利好市场销售和投资,6月单月销售和投资有望继续环比改善。
房地产产业链较长,对相关行业拉动较大,随着市场逐步趋稳,相信下半年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会逐步显现。
——下阶段走势。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6月及下半年的经济会回到合理区间。一是努力做到物流链条不断,不要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二是吸取去年限电的教训,增加煤炭的再贷款、补贴、专项债等。不过目前煤炭的价格已经上涨,这是一个信号。三是在疫情控制的前提下扩大消费,改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个月负增长的局面。这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今年年初,中科院一份报告预测,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1%,第二产业增速为4.5%,第三产业增速为6.5%。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速的拉动分别为3.9、0.9和0.7个百分点。消费是不能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