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中部也需要一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宜昌)
2022-03-15 22:11:50   来源:今日湖北

2022217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022219日,腾讯云、阿里云、快手等表示,已经在“东数西算”算力枢纽节点地区布局或投产了数据中心。


20222月,据国资委网站,中国联通明确新战略,全面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制定了《建设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和《算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三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图片


在这些“节点”中,我一直关心中卫。

 

2013年以来,中卫市抢抓国家发展大数据产业和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历史机遇,立足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积极推动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中卫市西部云基地已建成直达北京、西安、太原的互联网骨干网络,吸引了亚马逊AWS、奇虎360、浪潮、美团、IBM140余家云计算及配套企业入驻,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正在开工建设,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宁夏数据应用中心获批,正在申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20176月,全市云计算产业完成投资12.7亿元,累计达到30亿元,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41.1%


20176月底,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服务局设立,这是继贵州、内蒙古、广东等省(自治区)全国第12家大数据管理机构,也是除成都、沈阳、广州、兰州等省会城市外,全国首家地级市大数据管理机构。


202012月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获批,项目建成后,中卫将与上海、杭州、深圳并列成为全国4互联网直辖市,可就近快速疏通多方流量,实现网络流量一点接入、多点联通,有力提升中卫区网络条件。


而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是中卫市无中生有的产业,目前将这两大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推进。


202110月,已建成亚马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美利云、天云网络等6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图片


在建中国电信一期、亚马逊二期等6个数据中心,中国广电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60万台,与全国中西部任何一个城市相比,服务器装机能力最强。

 

图片


目前,航天驭星商业卫星测控指挥中心、面接收站已建成投用,累计为88颗商业卫星提供测控服务,全球首个综合性遥感卫星定标场,部分设备已部署并启用,已为30颗卫星提供定标试验服务。

 

图片


从十大节点的图中,我们发现中部没有。


而中部的节点应该放在能源大市——宜昌。


三峡集团从2017年开始就在宜昌布局大数据产业,已将大数据产业上升集团战略,作为集团公司高科技产业培育发展。


东岳庙数据中心位于三峡坝区右岸, 计划建设机柜约2.8万个,直接投资55亿。其中一期建设机柜4400个,投资8.3亿;跨江而过是201971日已投入使用的田秋渔数据中心;下游22公里,葛洲坝右岸,紫阳数据中心正在规划之中。


田秋渔、东岳庙、紫阳,三点连线刚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铁三角“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为宜昌抢抓“东数西算”机遇,逐梦第9个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节点提供强大支撑。


一个卓越的大数据中心需要3个外部条件:安全稳定、高效配电、高效制冷。

 

图片


20211130日,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首批机柜正式投产。


制冷散热是每个大数据中心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东岳庙数据中心门前就是滔滔长江,江水常年维持在12℃左右,较低的气温有利于数据中心散热。


“数据中心将采用江水冷源系统降温。江水冷源是一种新型制冷方式,结合环境变化,如空气温度、季节变化等,通过严密逻辑计算及推理,有效利用低温江水降低能耗,提升能源效率。”三峡长电大数据公司总经理曾超说。


类似的方式,在丹江口水库也有。


20218月底,湖北省首个水冷大数据中心项目暨十堰市“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在十堰丹江口市开工建设。


该项目是湖北省首个以自然水冷代替电力为机房制冷的大数据中心。建成后,数据中心将利用丹江口水库电站的清洁电力作为系统供电源,借助水库深层水源对机房设备进行冷却降温,相比传统降温方式,采用水冷降温将大幅减少电力能耗。


图片


宜昌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近年来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发挥电能、安全、区位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充足的电力支撑下,当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落户。


今年1月,宜昌市政府出台 《宜昌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促进大数据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城市进行部署:2020年侧重大数据归集,2021年侧重大数据应用,2022年侧重大数据产业发展”。

 

图片


升级三峡云平台,将现有计算能力90万亿次、存储能力18PB逐步提升到150万亿次、30PB以上,实现存储、计算、容灾备份、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基础资源的集约共享,实现与国家、省政务云平台互联互通。


谋划建设中部存储基地。加快三峡大数据存储基地、紫阳大数据中心建设。争取将宜昌打造成国家大数据中部地区存储基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