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差距、调研与做成事 ——《破冰与突围》读后感
2021-11-08 11:31:10   来源:今日湖北

俗话说:“开卷有益”。

近日,读了《湖北日报》出版《破冰与突围——湖北干部“借火”长三角启示录》,深有感触,不仅了解到上海、浙江的创新之举,也看到内陆省份的各种不足

 

图片


1距离


“距离产生美”,然而“距离产生新”,即创新。看清楚自己的不足,才能够勇于创新。


20071225日的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把广东的发展与其他兄弟省市进行了一番对比,直陈广东发展的“五大优势五大短板”:


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不够全面,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

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城乡区域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但发展不够协调,发展不平衡状况有待改善;

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但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待提升。


于是广东省坚决、果断、干脆地提出了“刮骨疗伤、壮士断腕、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坚韧求进,化危为机,打一场“双转移”(转移产业和劳动力)、“双提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双破解”(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和综合竞争力提高难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腾笼换鸟”的硬仗。广东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笔者在湖北也一直呼吁:“成绩不说不会跑,问题不说不得了”。找准湖北的问题,湖北才能够大发展。


没有想到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人也是这样。


上海干部的忧患意识、国际视野、比拼精神让湖北干部震撼。


上海干部眼里始终着自己的短板,比如,没有土地资源优势。不说优势,只说问题忧患意识自然而然形成。


学自己,学他人。上海甚至向县级市学习。闵行区浦江镇将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一名的昆山市玉山镇作为标杆,努力打造浦东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战略交汇点”。


闵行区七宝镇对标嘉定区的南翔镇,吴泾镇对标深圳南山区……


湖北干部感叹:上海干部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上海各级干部昂扬向上、勇超先锋的精神状态令人振奋值得学习


湖北干部讲优势多了,讲不足少了。


笔者作为党外干部,历来是一位“问题主义者”。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长三角思维不断创新,比如,老别墅虹桥基金小镇,乡村月子中心,环大经济圈,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新集体经济把企业家当“自己人”等


2、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上海闵行区的一位副区长,平均一周至少有3到街道、企业等一线现场调研。

浙江杭州西湖区紫金港管委会负责人到任16个月,跑了270企业集中精力帮企业解难题,和企业家交朋友。


浙江台州椒江区一位领导的工作安排:一个月至少2出门招商,白天要么在会场,要么在现场,坐在办公室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晚上没有任务时经常加班调研安排在周末。


笔者也是如此,白天上班,晚上、双休在企业调研或者讲课。遗憾的是很多干部不愿意在双休听课。


3、做成事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做成事。


上海,大力倡导“只说YES不说NO”的服务理念,“说YES请示,说NO报告”。“真正把企业的事成家里的事,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整个长三角都是如此。


早在2003年,浙江临海市委书记对湖北干部说:困难就像道路上到处都有的“红灯”,但是千红灯万红灯,不能对经济的发展亮红灯。


台州黄岩区政府对社会做出承诺“四零服务”:部门收费零投诉,企业经营零干扰,登记办证零跑路,解决问题零距离。


“围墙外的事包办,围墙内的事帮办”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服务,再到服务企业“十要十不要”等工作规范,浙江金华浦江县强调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


温州尊企、重企、爱企,给企业家荣耀,真正让企业家站前台、当主角2020开始举办“民营企业家节”。


永康市领导强调:我们为企业家扬名正当其时、为企业家定心正当其时,为企业家开路正当其时。


在浙江的湖北老乡,绝大多数都是近20县市区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来的。开放的政策、优待的条件包容的文化、进步的机会留住他们。


以上说明不轻易说不可以,除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之外,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笔者认为,为企业家办实事,解决困难经营规模扩大,是最好的招商引资。


十年前去郑州,一区委书记对我说:干部要善于踩红线。意味深长。

共同富裕的首要原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政府也要以企业为中心。

建议“一企一策”,真正解决问题,避免“不闹不享”的现象。


政府要带头,网民说,企业不缺钱,缺“政府不欠钱”。湖北“不来即享”只有21项内容,广州黄埔区19个部门,达559项。企业的要求是“还钱给政策”即可。不要“新官不理旧帐”。


4极简


极简是湖北的传统,佛教到了中国,一部分成为禅宗。禅宗就是追求极简。南宋传僧把禅宗带到了日本,影响日本人的生活与文化,包括茶道、剑道、柔道、书道等。日本禅修院又开到了美国,对乔布斯等人产生影响。才会有极简苹果手机。

 


在上海,开会一个会议几个议题一起上,不要穿衣戴帽,直奔主题,情况熟悉,每个议题不超过20分钟


闵行区重点项目推进会“一张表、一张图、一支笔、一次会”的“四个一”让湖北干部印象深刻。


一张表,展示重点项目推进信息,重点是年初工作目标推进进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张图,每个重点项目均制作PPT汇报图片文字。

一支笔参加调研的负责同志桌上摆放激光笔,便于交流沟通。

2003湖北干部在浙江学习时,就感受到“无为而治”。


一方面干部少,菩萨少了,老百姓就不必到处烧香。湖北干部算了一笔账:以财口的财政、国税、地税三家为例,浙江一个县一般为300左右,而湖北各县则数倍于他们。我们的财税金额普遍比浙江少,而人却多多,人多必然生事,企业和百姓自然会感到不胜其烦。


另一方面不插手不该管的事。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的领导坦率地讲,企业有些事是管不了,管不好,也无法管的,这里的企业几百家,装配户几千个,它们的交易频繁,许多都不要发票,你要查它的账如何查起?非查不可,就一定会弄得鸡飞狗跳。那么是不是没办法了呢,不。我们改变管的思路,由供电部门查电表,根据用电量来定税费额,这不是一个简便高效的办法是什么?


按电征税,简单易行。


5、期待


最近20湖北已经搞了三次“东天取经”:

20037湖北选派30县市区党政正职浙江挂职

20088,湖北派出34名县市区委书记赴沪苏浙挂职。


根据湖北与上海、浙江签订的干部人才交流培养协议,湖北将在3内分别各选派100干部到上海和浙江跟班学习,确保每个县市区领导班子都有一名成员参与。湖北省委书记来自于上海,没有难度。423日,湖北首批62干部前往上海浙江,为期3个月


这种跟班学习方式的效果有待于评价,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时间。有的痼疾,要解决确实难。


湖北大大小小的干部不可能都到上海浙江去跟班学习,因此,认认真真阅读《破冰与突围——湖北干部“借火”长三角启示录》是应该的、有效的。建议各级党政机关开展该书的读书会活动相对于“跟班学习”该书20032008的访谈录一并出版,也有了可以参照的内容。


另外,也希望干部培养双向进行的,上海浙江的干部也应该到湖北“跟班指导”,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帮我们想想办法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