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风电下乡扶贫”开始了
2021-10-22 14:33:09   来源:今日湖北

光伏下乡扶贫小史:

20141017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光伏扶贫的实施对象:

一是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二是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


光伏扶贫的五种方式:

一是结合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直接在贫困户屋顶建设时建设光伏电站;二是在贫困户屋顶、房前屋后地面分户建设;三是在贫困村内集中选址建设小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贫困户参与分成;四是与现代农业设施结合,如观光农业、光伏农业大棚等;五是在贫困地区建设大型地面电站。


光伏扶贫的成绩单:

2015年,全国光伏精准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投资收益率接近13.72%;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包括8.8万户失能贫困户,解决了956个贫困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在我国832个贫困县中,有451个县年均等效发电时间超过1100小时,适合发展光伏精准扶贫。


截止到2019年底,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的规模是2636万千瓦,惠及415万户,大概每年可产生的发电收益是180亿元。


在光伏扶贫电站里面,村级电站是主体,大概有8.3万座,覆盖了9.23万个村,其中有5.98万个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图片


4种比较成功的“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一是扶贫资金+贫困户银行贷款。即政府出资70%,政府担保、贫困户从信用社贷款30%。二是扶贫资金+企业垫付。即政府出资80%,企业垫付2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企业。三是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即由地方财政配套,贫困户没有负担。四是扶贫资金+地方投资公司垫付。即政府出资70%,当地投资公司垫付3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投资公司。


以上4种模式,顺利解决了贫困户需要承担的8000元左右初始投资,用3年左右的发电收益还清贷款,之后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每年3000元以上发电收益,实现脱贫。


安徽亳州涡阳县扶贫开发局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度光伏扶贫到户项目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涡阳县2021年参照往年标准,每户资助3000元。


此外还有专门的村集体光伏项目: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留宾乡马村黄桷桥光伏发电项目,马村装机容量50KW,所有余电按照0.87/度出售国网公司,南溪年光照时间850小时,年发电量5万度,并网后可实现收益近4.5万元。除去日常维护成本,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4万元,使用寿命25年以上,仅仅光伏发电这一项就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万元。


光伏扶贫还在继续,风电扶贫又来了。


今年2月底,国家能源局就在《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要加快开展项目储备和建设,启动“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和“千乡万村沐光行动”。


1017日上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前夕,118个城市与600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起了“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


其中提到,2025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最低降至0.1元,海上风电力争在2024年全面实现平价。


风电伙伴行动计划提出,伙伴城市和风电企业要形成面向未来的全方位伙伴关系,风电企业以伙伴城市作为项目落地的首选城市,为伙伴城市开展包括零碳产业规划和模式创新、零碳产业经济增长、低碳能源技术经济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以及社会综合发展在内的全面服务。


根据行动计划,各地要为风电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助其降低非技术成本;风电力争在2025年将陆上高、中、低风速地区的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1元、0.2元和0.3元,将近海和深远海风电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4元和0.5元,对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今年底前要启动5GW风电“下乡”项目。


结合国家政策规划,与风电行业携手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在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启动“百县千村万台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直接惠民”样板工程建设。

 

图片


风电“下乡”将力争2021年年底前启动首批10个县市总规划容量500万千瓦示范项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优选5000个村,安装1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为5000个村集体带来稳定持久收益,惠及农村人口300万以上。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曾以一个贫困村安装两台3MW风机进行估算,一个机位占地一百平米,合计只需要占地200平米,一年就可以给当地村集体贡献接近300万元的纯利润。


三一重能也曾表示过,据相关测算,在河南等中低风速区域,安装两台3MW风电机组,扣除贷款、运维等成本,通过电费收入获得的年均净利润超过200万元。若是考虑到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可创造的经济效益更大。


乡村有大量的零散未利用土地。据初步测算,约有100万平方公里的建设潜力空间。


关键靠企业。金风科技和三一重能等国内龙头整机制造商近期已针对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和“千乡万村驭风计划”推出了新机型或风机基础。如三一重能推出的两款新一代超低风速机型SI-175335SI-183365,主要就是针对年平均风速4.6m/s5.2m/s的超低风速项目。三一重能表示,两款机型的风轮直径分别为175m183m,额定容量分别为3350kW3650kW,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分别可以达到7.18m2/kW7.21m2/kW,在提升机组发电能力的同时,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机位数量,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现场运输和安装难度。目前,两款机型均已取得设计认证,将于近期挂机测试。


随着低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的低风速资源已具备开发条件,可供开发的资源潜力约14亿千瓦,目前利用率不足10%,发展前景广阔。


期待!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