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慷慨激昂的歌声在大连市中心医院病房里回响,这是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歌唱,他忘记了自己和家人,但却依然记得那首气势恢宏的志愿军军歌。
他叫尉丕廷,今年已有89岁高龄,于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是志愿军后勤分部一名军械库统计员。由于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老人的记忆出现了减退,但抗美援朝的经历却是老人一生都难以忘却的最宝贵财富。
大连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希望通过怀旧疗法,从本地爱好者手中征集到了多件抗美援朝老物件,帮助这位最可爱的人引发生命回顾,回忆那段峥嵘岁月,重新感受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类似的报道网上不少,比如,《90岁抗美援朝老兵突发老年痴呆,叫出的名字,全是死去的战友》。
最常见的失智症种类是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状为记忆障碍,病人会遗忘刚刚发生的事。
失智症对许多患者来说不仅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对家属来说也常常必须耗费极大照护心力,许多家属在无可奈何下,最后选择将家人送到照护中心。但荷兰现在却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提供失智症患者一个专属打造点的生活小镇,要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
这座失智小镇名为「De Hogeweyk」,地点位于荷兰一座位于北荷兰省的韦斯普(Weesp),小镇内生活机能一应俱全,不论是餐厅、咖啡厅或是超市等日常生活必去的场所都有,患者可在小镇内自由移动及自主生活。
虽然小镇外观看似随处可见,然而生活在小镇内的失智患者都保证受到完善照护,不会有人出声斥责患者“你又忘了!”小镇外围有围墙保护患者避免患者走失,此外专属的照护人员也一律穿着便装假扮成店员、邻居等随时陪在患者身边待命照顾。
小镇设计者为了让失智症患者可以安心的在小镇内生活,还特别提供古典、居家、宗教、文艺、地方特色等风格主题,让患者可以待在最适合他们的空间。
这座失智小镇最早在1992年开始规划,当时身为照护人员的伊凡娜(Yvonne van Amerongen)在父亲去世后有了更深的体会,当她了解到父亲走得快,不用忍受长期被关在病房内的生活时,她为此感到庆幸。有了这层体会后,她开始研究如何让医疗照护更具人性化。她从事研究时发现,患者更偏好与跟他有相同处境的其他患者互动及生活,于是她决定建造一座小镇,让患者可以有尊严的生活于此。
所有住在这儿的老人共由 250 名全职和兼职的护士和医生照顾——这些人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出现在村子里,如收银员、杂货店顾客和邮局的职员,等等。对于患老年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们来说,付钱是一件麻烦事儿,所以在 Hogewey,所有的东西一律“免费”——其实所有的费用都是由老人们的家人付的,村子里没有任何货币交易。
有人开玩笑说:荷兰这个小镇全是“骗子”,专门忽悠老人,竟让人排队想进。
失智小镇在2009年完工,由荷兰建筑公司Molenaar& Bol& VanDillen 所建造,造价约1900万欧元,其中荷兰政府提供将近1800万欧元。
老人们居住的 23 栋房屋各具特色,家具也是根据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布置的。这里有 20 世纪 50 年代、70 年代和 21 世纪初风格的房子,家具也布置得十分用心,甚至连桌布都是当时风格的,因为这会使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有家一般的感觉。
在这里居住,每月的费用为 8000 美元,但政府还会给住户们不同程度的补贴,这依照每个家庭的状况而定,但都不会超过 3600 美元。看上去很贵,但是对比一下美国的任何一家养老院的私人病房平均一天 248 美元的费用 ( 2012 年 ) ,住一年的话就是 90500 美元。
据估计,截至 2030 年,全世界痴呆症患者将达到 7600 万人。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产生。全球老年痴呆相关健康护理的费用将比现在上升 85%。2050年可能达到1.39亿人。
失智小镇在中国可以复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统计,在中国,患老年痴呆症的人群中,有高达12.51%的“中年人”(41-60岁),总人数约122万人。
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痴呆人数将达到2220万,2050年将达到2898万。
2014年2月,英国研究发现,散步能让大脑生长、增强记忆。每周3次充满活力的散步可以增加记忆中心“海马体”的大小,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参考消息)。
3510有好处!3公里走路,5公里骑车,十公里开车或者坐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