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周三、周四是一天半的省政协常委会,重点是科技创新。
小组会上做了发言:
1、大幅度奖励研发
在计算所得税时,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由75%提高到100%,以前还可以补贴研发额的10%,建议恢复。
一年前,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意见》,共19条,涉及社保费减免政策、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房租减免政策等。
其中规定,在全面执行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对小微企业再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给予奖补,支持小微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
值得学习。
2、把光谷科创大走廊更名为“环梁子湖科创圈”
从33平方公里的东湖走向300平方公里的梁子湖。大走廊的“武鄂黄黄咸”,正好围绕着梁子湖。
小组讨论上,有常委说浙江也是如此。
2019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杭州市市长仇保兴口述文章《我在杭州那两三年》。仇保兴说:杭州要从传统的以西湖为核心的西湖时代走向以钱塘江为轴心的钱塘江时代。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嗅觉灵敏的浙江人在几个月后的省党代会报告中就提出,要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随后,环杭州湾大湾区、沪杭甬大湾区、长三角大湾区。
2018年8月,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出炉。国家发改委已经同意开展研究。
“环杭州湾大湾区”,又称为沪杭甬大湾区。其核心是由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舟山、嘉兴与绍兴等市构成。此外还有考虑把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城市也纳入进来,共同构建一个体量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当的世界级大湾区。
在光谷科创大走廊上,东湖科学城已经启动建设。
川渝大地合作激情迸发,携手共建“经济圈”,共建西部科学城。2020年4月,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签订协议,将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重庆科学城、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建设。
建议“中三角”三省共建中部科学城。
光谷科创大走廊也可以五市共建东湖科学城。
G60科创大走廊的格局大,由科技部副部长担任推进小组组长,8个城市各派两人到松江区办公,加上松江区十几个人,处理大走廊管委会。
光谷科创大走廊要由副省长以上担任组长,处理管委会。
目前,黄冈动作快。
12日,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宣布启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同步开园。
黄冈功能区将按“两区三园”布局,承接东湖科学城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到2035年,建成省内创新创业网络重要枢纽,成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要节点。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系光谷首个“飞地”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首先投用的起步区一期,总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配套项目相继落户。
区管委会与黄冈市人民政府签订《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科技园黄冈分园等一批项目相继签约。
各市要与武汉、黄冈看齐。
3、要发挥武汉、襄阳、宜昌的创新带动作用
7月16日,科技部发关于支持湖北省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
要求示范区以汉襄宜区域为重点,以创新和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为抓手,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瓶颈问题。要通过强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打造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咨询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体系。以各高新园区为主要载体,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结合的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要主动成为湖北省各地的研发中心。
6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莱赛尔纤维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这是为300公里外的当阳市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飞地实验室”。
2019年,鸿阳新材料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环保型新溶剂法Lyocell(莱赛尔)纤维素纤维”项目。莱赛尔纤维是一种全新的纺织、服装面料,将从源头上实现零排污、绿色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都需要研发人才。本地相关研发人才非常缺乏。
当阳市科技局负责人牵线搭桥,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签订协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建设“飞地实验室”,对莱赛尔纤维生产材料的性能、溶解过程的反应机理、纺纱工艺进行基础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飞地实验室不仅解决企业科研难题,还减少检验检测设备投入2000余万元。
7月15日至17日,襄阳考察团先后到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学习园区发展先进经验。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襄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产业联动发展、园区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职工疗养、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人才交流培训、投资信息资源共享等十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东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合作发展新路径。
莘庄工业区与襄阳高新区签署协议,将在共建园区、发展“飞地经济”上开展合作。
考察期间,襄阳市在上海举办跨国公司(上海)企业家座谈会,围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建立“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襄阳”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和交流。座谈会上共签约项目11个,合同金额110.38亿元,涉及汽车、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领域。
重点是做好研发存量的挖掘。上海的“环大学”战略非常成功。
今年4月30日,上海市杨浦区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进大会召开。到2025年,杨浦区将孵化100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云集10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形成1至2个产值规模达千亿级的创新创业集聚区。
会上,杨浦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区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发挥高校的创新资源优势、提高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提升大学科技园发展能级、加强大学科技园对外合作、推动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等五个方面,制定了20项具体措施。
区内7所高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与杨浦区签署《关于推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上海有1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个在杨浦。
从2000年复旦科技园正式挂牌成立起,二十年来,杨浦区坚持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联动”,大学、产业、创新与城市“三城融合”的理念,初步形成了同济科技园“设计产业集群”、复旦科技园“复旦创新走廊”、上理工科技园“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财大科技园“财大金融谷”四大产业集群。还有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电力科技园、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
“名企+大学+区域经济”,是重要思路。
7月22日,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公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中:十四是湖北省襄阳市。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中48是湖北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切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按规定享受产教融合领域相关投融资和财税等组合式激励政策。
这对武汉、襄阳都是机会。
4、科教人员要下企业、进农村
2019年7月启动2020年7月,湖北工业大学“三百工程”已开展一年多。科技人才们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新技术,还有新思路。
初衷是主动适应湖北产业发展趋势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精准对接湖北十大重点产业,扎根湖北办教育。招募通知发布后,全校教师踊跃报名,地方政府部门、生产企业主动报送需求岗位,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地方工科大学有应用型优势,科研人员也要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优化学科知识体系。高校的专利成果不应放在抽屉里“不见天日”,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才能真正物尽其用。
案例:宜昌海通食品有限公司最忙的时候,五六百人同时在车间里剥橘子。和汤亮一起“入驻”海通食品的还有湖北工业大学的两名博士,分别擅长食品加工、机械测试与控制。三人各展所长,为公司设计了一款高效且无污染的自动剥皮机,已取得相关专利,正在试验中。
黄石模具行业有30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今年1月,黄石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黄石市模具材料行业协会,上线黄石市模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整合原料采购、加工监管、成品销售等环节,实现企业间互通有无、全流程“上网入云”,帮助平台企业提高30%以上的生产管理效能。截至6月底,该平台已有58家企业入驻,接入工业互联网APP数量达到89个。
5、对民间科技创新予以评估
高手在民间,但是一般人又难以判断,建议建立新技术专家库,予以评价。
6、完善营商环境
减少审批,多一点“右转弯道”。有左转弯,尽量修高架桥。
高层次人才无非关注收入、医疗、教育等。项目落地的优惠政策也很关注。
“以前觉得办公司不好意思,现在觉得不办公司不好意思。”在湘江之滨,麓山脚下,一批两院院士大大方方地竞相办起了自己的公司。据统计,到2001年7月,湖南已创办或领办企业的院士有10多名,占38名在湘院士的三分之一强,中南大学14名院士中就有9名院士在2000年相继“下海”。
每当中南大学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院士看到洪魔肆虐、家园被毁的电视画面,他的心就要揪紧一下。千百年来,人们抗洪都在搞人海战术,巡查堤防搞拉网式战术。1999年,以何继善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科研集体研制出了“管涌渗漏探测仪”,汛期时渗漏点的判断准确度高达95%以上。可他却苦无资金向社会大力推广,发挥其巨大的防洪效益。经岳麓山大学科技园这个“红娘”牵线搭桥,他找到了两个合作伙伴,自己出技术,另一方出钱,2000年3月22日,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公司,成为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的第一只“金凤凰”。
院士“下海”,会不会影响他的科研工作?何继善院士说,“这是相辅相成的,公司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开发的阵地。”院士们大多只担任公司的名誉董事长或技术负责人,主要时间、精力仍用在科研上,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前埋头做学问的教授们在推广中更加明确了科研选题和技术完善的市场化原则,并且根据有关规定,按企业5%的销售收入再投入科研,又将获得一笔不小的科研经费。
7、建立产教融合智库
最近10年给黄石市政府当咨询委员,他的建议他们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