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部15日向媒体通报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1-12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的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如下:
武汉既不在最好的20名中,也不在最差的20名中,工作还是搞得不错的。
2020年7月23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武汉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情况。
自2013年我国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武汉市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3年不足五成提升至2019年接近七成。
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接近九成,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武汉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4,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2020年1-12月,武汉的这个数字降到第八位。
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不再新建重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量,使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在3年内削减了约330万吨。出台国Ⅲ柴油车提前淘汰补助方案、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奖补方案、着力推进老旧车淘汰、高排放车治理、新能源车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的占比持续提升。
武汉市城建局成立了专班小组,扬尘防控方面视频智能化监测。
武汉市城管委副主任余刘琦说:城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主要是做好建筑弃土运输执法管控末端方面,主要是抓好道路清洗压尘工作,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城管部门认为,要抓好道路清洗压尘工作,而市民最反感的就是天天冲洗道路,刚刚洗的车又脏了。
冲洗道路,尘土并没有冲走,相反,路面上的水把车轮和挡泥板上的土都冲到路面上,全部都飞到车辆上。我上班路上,干净的汽车玻璃上会有泥点。车又白洗了。
有两个办法治理。
一是工地的压尘工作要切实做好。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的干净。有网友反映成都的做法很好。
成都市大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成都就在全市建设工地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系统,并逐步拓展功能模块,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共计研发了7个智慧工地管理子系统,开发的远程高清视频监控、实名制考勤、运渣车管理等系统已上线运行。
到2019年11月,成都市1629个工地已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根据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系统会自动推送超标信息,要求施工现场立即采取降尘措施,并将降尘处置情况及时在平台上进行回复,对未及时整改回复的企业纳入信用管理,实现了对全市建设工地扬尘排放的精准管控。
在扬尘精准管控上,除了市住建局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还有市城管委牵头建设的工地扬尘监控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信息和监管平台。平台汇聚和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资源,具有车辆监控、运输企业及车辆信息管理、移动扬尘监控管理、运输许可证办理及监管等功能,涵盖全市4000余个工地、143家运输企业在内的共计11000余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全过程监管。
武汉市计划2021年底,建设工程实现施工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全覆盖。重点区域工地还应增设智能喷淋系,设立扬尘污染防治公示曝光台。
二是使用吸尘车。
吸尘车与传统扫路车优劣对比:
传统扫路车装有四个盘刷,后置吸嘴,左、右前盘刷将角落的垃圾由外向内,集中扫向中刷能清扫到的范围,中刷将垃圾清扫至吸嘴前方,由吸嘴把垃圾吸入到垃圾箱内存放。由于扫路车只是在清扫时候由扫盘上方的喷水嘴产生水雾经行简单降尘,箱体内部没有过滤系统,部分灰尘会从风机出风口排除产生二次扬尘污染。盘刷等损耗件的更换也会增加维护使用成本。
吸尘车没有繁琐的液压马达机构,淘汰了盘刷,结构更简洁,效率更高效。一次吸尘率达到99%以上,垃圾箱内部装有滤筒进行降尘,垃圾不会从风机风口排出,彻底二次扬尘污染。倾倒垃圾的时候,尾部的后喷水嘴还可以进行再次的降尘。
多功能全吸式扫路车的特点:
1、全吸式干式清扫,作业时全部用气流完成,吹吸结合,无二次扬尘。
2、不用刷子不用水,节约能源,干吸式,车子一过,地面干干净净。
3、清扫效果好,从几十微米灰尘到一般小石子、树叶等杂物都能得到有效的清除,清扫效率为98%以上,可谓“扫十遍不如吸一遍”。
4、结构简单,磨损件少,使用维护方便、操作简单。
5、使用维护费用低。
吸尘车全部采用气流来完成作业,利用气流运动方式将粉尘和垃圾收集储存起来,负压直吸,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
吸尘车主要用在城市道路清扫,以及大型的工矿企业单位的厂区清扫,公路清扫,广场、公路、住宅小区、停车场、码头、机场、车站、水泥厂、电厂等。
进入秋季,道路两侧树叶陆续飘落,郑州环卫工人开着小型保洁车,近距离吸尘式清扫落叶。
这种小型保洁车可以对路面树叶进行近距离吸尘式清扫,覆盖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免去了人工清扫需将落叶清运至转运站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保洁员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