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有很多概括方法,比如,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有的指楼宇经济、街区经济和总部经济。疫情期间,提出线上经济、无接触经济、到家经济。
如何在十四五期间得到更快的发展,最近在集中讨论“发展三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倒是企业家要考虑的新经济时代的大环境。这是一种新发展观。
2020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三个“新”要求: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这是最早把“三新”完整地组合在一起。
——“新发展理念”是最早提出来的。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其中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在这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跃上新台阶。
——疫情控制之后推出“新发展格局”。
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十四五”是新发展阶段。
2020年8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十四五”时期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提出七个“新”: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动能、新发展活力、新优势、新局面。这既是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也是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这个重要讲话,是对“新发展阶段”最早的系统论述。
2021年1月15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主持召开秘书长会议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陈一新着重就新发展阶段新在哪里,从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坚实基础、宏观背景、发展主题、底线要求、重要导向、战略目标等8个方面谈了认识和体会。
讨论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讨论十四五规划时,提出新发展阶段。
在世界性疫情面前,提出新发展格局。
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思维。也是一种中国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企业来说,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也要有新发展格局。
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也是企业、产业的新发展阶段。
可见,新的理论总是伴随新的发展形势而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