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考察了汉正街。
汉正街的商户忙于发货,一些厚棉衣正是好卖的时候。
大家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个体户变成企业,但是,由于营业执照上没有“生产”二字,就拿不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影响服装交易。升格的积极性不高。这个可以与市统计局、税务局反映一下。
晚上到了吉庆街。差不多是在十年前去过一次。这里的夜经济完全复苏。路面上食客不少。虽然还不能用熙熙攘攘来形容。
由于天气寒冷,吉庆街的商家用透明塑料把人行道围起来,里面架起取暖设备,温度上升不少。
根据楚天都市报记者的报道,今年4月4日,周六,吉庆街美食城的小吃店纷纷恢复营业,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等知名小吃,还有武汉人喜欢的馄饨、八宝粥、米线、酸辣粉等,都可以吃到。不少顾客远道前来解馋。
出于防控需要,顾客不得进店消费。他们在店门口扫码买单、拿走食品。有的顾客是打包带走,有的则就地享用。为了方便顾客,美食城中心广场的顾客休息长廊,被改成了临时公共餐厅。
到了5月底,吉庆街逐渐恢复活力,变得灯火通明了起来。
食客们纷纷表示,在街边的大排档,就着啤酒吃虾子剥毛豆,吹着初夏的微风,别有一番风味。老板们也表示,能感受到最近出来宵夜的人数增多,希望武汉的宵夜能尽快恢复到以往的人声鼎沸。
吉庆街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
吉庆街没有安静的茶庄,没有高档的餐厅,市井味道的排档是摆了一排又一排。排档将这种面对面的消费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浑然天成地糅合在一起。
曾经有一句话很牛——吉庆街,是全国唯一的可以占道经营的场所,这可以说是几经取缔又重生的吉庆街独享的特权了!
吉庆街,东起大智路,西至江汉路。一到晚上,它的魅力便凸现出来,卖花的、卖唱的、拉琴的、吃饭的、服务的……几百个台位挤得满满的,热闹非凡,特别是在午夜12点以后,整个气氛达到高潮。
这里是武汉最像长沙的地方。
晚上吃饭,是在这一家“八鲜过海”。做海鲜比较地道的酒店。
一般的“八鲜过海”,是用海味四鲜,扇贝,虾,蛏子,文蛤和蔬菜四鲜紫甘蓝,圣女果,生菜,玉米粒组成。
很奇妙地用了一个同音字。仙与鲜。
武汉的夜经济不仅仅体现在吉庆街。
今年7月16日,阿里巴巴发布2020年夜经济报告显示,武汉中小企业正在设法突破各种挑战,成为激发夜间经济活力的“明星”。
6月10日至7月10日间,淘宝天猫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40%(2019年同期夜间消费占比为36%),按照夜间消费总金额,武汉市排名全国第11。
在淘宝直播夜间观看活跃度最高的TOP10城市中,武汉排名第9。武汉市民看直播,偏好关注女装、美妆、珠宝饰品、3C数码、大家电、食品和家装。
英国路透社12月17日文章:武汉的一夜:新冠疫情的初始震中正重新学习如何聚会。
文章说:在武汉一个喧闹的小酒馆内,张琼(音)刚刚擦去了脸上的生日蛋糕,她与聚餐的朋友们正玩得兴起(如图)。“经历了武汉的第一波疫情,然后是‘解封’,我觉得自己重获新生”,29岁的张说。
路透社接着说,武汉夜经济的复苏让人们看到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许多城市都受到新冠疫情复燃的影响时,这是难以想象的场景。
没有全国人民的帮助,武汉的夜经济不可能恢复的这么快。
几乎所有的机构和专家,都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长2%,明年预计增长8%。看来会是如此。
美食是独具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