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强大的制造贸易才能够支撑物流中心
2020-12-25 11:32:20   来源:今日湖北

与周边几个省会城市相比,武汉有水陆空运输方式并存的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因此,多式联运是一大平台。最近,日本—武汉—欧洲的海铁联运已经开通,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12月12日上午930分,两个来自日本名古屋丰田工厂的集装箱乘上X8015/6次列车,从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出发,驶向德国杜伊斯堡,再通过集装箱卡车运往捷克的丰田工厂。这也标志着日本—武汉—欧洲海铁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正式打通,日本到欧洲的货物运输时间将由原来的45天缩短至22天左右。


原来日本到欧洲需要等货期,一艘大船装满才能出港,如今日本直航武汉一周一班,货物再由武汉到欧洲,搭乘中欧班列,更加便捷了。


一百多年前,武汉之所以成为“大武汉”,是因为武汉的大工业与大贸易。工贸的总量都是仅次于上海,排在中国第二。


制造业让物流有物可运。张之洞时代,据冯天瑜先生的分析,汉阳钢铁厂的钢铁产量是全国的95%左右,煤炭、铁矿石、钢铁产成品成为物流的主要内容。此外,汉正街的商品也是物流的主要内容。再就是武昌岸边是密布的纺织厂,棉花、布匹的运输也是当时物流的核心内容。武汉是长江汉江的交汇点,又位于中国的中心,不成为经济中心都难。这也证明一点,交通位置好,不等于经济就好,还要有加工业。这是古今同理的事情。


当时武汉对外贸易位居第二,是因为交通区位好。更重要的是,武汉是内陆的外贸中心,按照当时的条件,武汉做贸易比沿海还要方便。当时的海船与江船差不多,世界各地的船也大都可以进入汉口港,毕竟没有现在南京长江大桥的阻隔。汉口港因此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集散地。水运是成本最低的,海船直接到汉口,极大地降低了贸易成本。所以,不能埋头拉货,还要赚做贸易的钱。


现在的情况变了,可以装两万多个集装箱的大海船不可能再到汉口了,目前武汉到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船只能够装1140个集装箱。将来最多也就是1500个集装箱。武汉的集装箱船只能够做近洋航线,到日韩、台湾、东南亚一带。即使是现在,武汉的水路运输是对外贸易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武汉的制造业要大力发展,除了武汉之外,武汉城市圈、中三角、湖北省的产品都要成为武汉低成本物流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武汉要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武汉成为对外贸易的枢纽,比如最近给予武汉的(阳逻港)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的政策优惠。


没有制造业与对外贸易物流中心要做大是很困难的义乌大市场有四分之三的小商品来自浙江其他来自广东福建江苏等


两通起飞真的不容易19844月,武汉市政府采纳经济学家李崇淮的建议,实施“两通起飞”战略,即凭借加强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起飞,把武汉市建设成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经济中心。这一战略开改革风气之先,成为全国各地纷纷学习的榜样。同年5月,国务院批准武汉为省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改革试点。

 

图片


当时具有水陆空交通立体优势的武汉,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商贸中心,拥有各类交易市场近700个,辐射全国30个省市区的600个县市。后来,随着各地市场的增加,这种优势难以保持。


2004726日,中共武汉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的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全面加快武汉发展,努力走在中西部前列。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认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服务现代制造业、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这就是两翼齐飞。


现在,要从长江经济带看武汉。武汉要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三角大通道对接,使武汉成为长江中下游与上游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的枢纽。

 

图片


建议把“中部陆海联运大通道”简称为“中部陆海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呼应。


122日,武汉铁路局与宜昌市对接,加快翻坝铁路建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武汉要用好到宜昌的水路。上海到武汉的是万吨船,武汉到宜昌是五千吨的船,经过武汉调整之后再往西走。


总之,制造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就是新武汉的新机遇。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