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在长沙最为繁华的黄兴南路步行街上,盖起的一座辣条博物馆走红网络。
首先展示的便是辣条的起源——1998年由湖南平江人发明;接下来是由平江人在全国创立的一些知名辣条企业以及辣条580亿元的产业布局和20余万就业人数;再往里走,便能看到辣条生产的主要原料——面粉、食用油和泡辣椒花椒油,还有辣条制药级生产车间的无死角实时监控画面。
辣条博物馆,主要是展示平江辣条产业的基本情况,让消费者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到辣条生产加工的过程、工艺以及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
辣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厨房调味料,其生产完成后还要经过卫生、口感、软硬度等系列检测之后,才能上市。
把辣条生产线从工厂搬到台前来展示,就是想为辣条正名。辣条并非是垃圾食品,辣条是安全的、健康的。
说实话,我没有吃过辣条。没有想到辣条的规模这么大。
这个博物馆如果放在平江,那么观众一定不多。放在长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长沙毕竟是美食之都。
那么,武汉有没有热干面、汤包博物馆呢?在户部巷、中华路,可以建一座武汉美食博物馆。
8月19日,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国内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中国建筑科技馆开馆。
中国建筑科技馆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并运营,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景区标准建设,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由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旨在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建筑科技发展,打造中国建筑文博、展览、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传播平台,成为中国建筑科技和建筑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该馆经过6年精心建造,是首家以中国建筑和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填补了中国建筑科技博物馆的空白,设置了古代、荆楚、现代及未来四大展厅,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今建筑科技发展历程,对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建筑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这对普及建筑科技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前一段时间,大家建议在十堰建三线建设博物馆。
其实把三线建设博物馆放在武汉,可能更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情况。
一座城市,博物馆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