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袜业怎么从大唐飞到郧阳区?
2020-10-31 23:27:12   来源:今日湖北

十堰市郧阳区脱贫的经验是,“移民小区+袜业+香菇+旅游”四合一。我们来聊一聊无中生有的袜业。


袜业做得好的,要数浙江省诸暨市特色小镇大唐。作为全球最大的袜业基地,大唐年产袜子总量占全国的70%、世界的30%,被誉为“国际袜都”。


大唐小袜子已成长为产值三四百亿元的大产业,支撑大唐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超过10亿元。

 



袜子——袜业——袜艺,大唐袜业不断转型升级。


而地处秦巴山区的十堰市郧阳区,正快速崛起为中部地区“新袜都”。已聚集袜业生产及上下游企业28家,年可织袜4亿双,年产值过10亿元。


这些变化源自一位七旬老人。


陈绍松,原为大唐镇干部,2017年6月来武当山旅游,顺便看望在郧阳挂职的堂弟、水利部干部陈伟畅。两人聊起大唐袜业的发展。


受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大唐镇正实施“腾笼换鸟”,加速推进袜业转型升级。


郧阳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却苦于缺乏产业支撑,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没有就业门路。“何不到大唐招商引资,借鸡下蛋?”陈伟畅眼前一亮。


区主要领导带队赶赴大唐考察学习。


2017年12月,郧阳区委、区政府决定,将袜业作为该区精准扶贫主导产业之一,重点予以支持发展。


作为郧阳袜业发展首席顾问,2018年18日,陈绍松应邀而至。


引企业,还是引产业?“不是简单引进几家企业,而要围绕袜业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只有把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来,才能做大做强。”郧阳区从技工人才培养、畅通融资渠道、厂房租赁优惠、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出台“黄金十条”政策吸引袜业企业落户发展。


陈绍松甘当招商大使,回乡游说。


2018年4月,大唐企业家在郧阳投资的第一家袜业企业——柳航袜业有限公司在柳陂镇易家垭子村落户。


2018年上半年,短短3个月内,就有19家袜业企业在郧阳签约落地。


郧阳区不仅立足于袜业进行代加工,而且精心布局集电商、袜机零部件销售、维修、物流等一体化的袜业服务中心,引进棉纱生产、包装加工等上下游衔接配套的相关企业,不断健全袜业产业链条。


郧阳区委书记孙道军直接部署推动,成立袜业产业发展指挥部,区长任指挥长,全区全面总动员。财政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袜业企业兑现各项政策性奖补资金;人社部门深入各乡镇开展“春风行动”,为袜业企业招工尽心尽力;中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申报,为企业提供法人信用贷、助宝贷、创业担保贷等融资支持;各乡镇全力推进袜业企业车间建设、产业招商和落地服务,加班加点,不胜不休。


区、镇成立“袜业办”,坚持企业困难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开展常态化协调服务。


我们去参观的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扶贫车间、扶贫作坊建立合作关系,带动刘洞等乡镇袜业扶贫车间共2000余台袜机投产运营。


宣传引导群众自愿购买缝头机、翻袜桩等加工设备,到扶贫车间承接袜业后道工序加工任务。

 



我们到了龙韵村45岁的明刚的家里“每天至少处理1000双,我缝头,母亲翻袜。”每月可增加纯收入3000多元,全家已经脱贫。

 



现在,全区19个乡镇建了袜业工厂,26个村布局了扶贫车间,700多个农户家中开设了加工作坊,带动2600余人在袜业企业务工,后道工序带动75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其中75%为贫困户。


该区已建成袜业车间14.2万平方米,签约袜机11200台,到位袜机4191台,可日产袜子120万双,袜机数量、袜子产量、袜业规模等都已具备一定基础。


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间接带动了原材料供销、机器设备维修、产品线上线下营销、物流运输、配套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激发了县域经济活力。


全区签约制袜设备全部投产后,可带动1.5万余贫困户脱贫就业,人均每年增收2万余元。


郧阳袜业是沿海产业转移的典范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