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双循环的平台
2020-10-26 22:48:50   来源:今日湖北

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议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首次被提出。以往对于成渝的表述,大多都是成渝都市圈、成渝城市群。

 

成都人自己有一个想法



如果成都想要与重庆一较高下的话,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走合并路线——成都与德阳的合并。


从地理位置上看,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南边紧挨着成都,北边就是绵阳,身边环绕着四川最有实力的两个城市,德阳在交通建设上肯定会享受到诸多好处,多条高速与绕城高速从德阳经过,既有利于促进德阳的经济发展,也密切了与成都的联系,为两个城市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成都合并简阳之后下一个目标将会是德阳


成都与重庆的关系很微妙


1997年3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但是成都重庆合作才有出路


2016年3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引领西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此时成都与重庆的责任,只是带动成渝城市群发展,最多也就带动一下西南地区发展。


但在此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则上升到了新高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必须成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增长极,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引擎。


短短的5年,中央对于成渝合作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专家认为,对于偌大的西南地区来说,仅凭一个城市带不动,非得成都与重庆联合起来,才能带动。


这些年,在给予西南地区利好的时候,管理层给予成都和重庆的利好,一样多。


给了重庆、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给了他们各一个国家级新区,给了成都第二国际机场,而重庆的第二机场也在规划酝酿之中。


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


果真如此的话武汉长沙南昌的中三角经济区怎么做


下一个是否应该轮到中三角


2015年3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2015年4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积约32.6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亿人,地区生产总值7.90万亿元。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全国3.4%的土地面积和9.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9.6%的经济总量。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作为武汉人我们认为中三角是中部崛起的关键区域中部崛起靠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圈是不够的


希望也有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能够讨论中三角经济圈”的问题,并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