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就是要充分考虑武汉的五大优势,成为中西部的龙头城市。
一是区位优势。
武汉位于中国中心,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改变的。尤其是在高铁时代。4个小时左右到重点城市。以武汉为圆心,一千公里为半径,可以覆盖90%的城市。
武汉东的顺丰机场,亚洲最大、世界第四,是一个重大机遇,除了国内电商、跨境电商,要注意精细制造业(手机)、定制产业、维修业、检测业、医疗保险业的发展。
因此,光谷东的规划要全面与机场对接,或者在机场租一块飞地。
二是科教优势。
武汉是科教大市,拥有两院院士71名,在全国城市排名居前。在汉院士中,既有中科院、武大、华科等一流高校院所的资深科学家,也有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顶尖技术专家。120万的大学生,近90所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
最近两个例子。
9月19日,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显示,武汉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升至第13位,北京、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和上海分列第1至5位。自然指数显示,中国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别是南京(第8)、武汉(第13)、广州(第15)与合肥(第20)。与2018年该榜单相较,武汉仍居全国第四,位次提升6位。
9月4日,中国高校(华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长江新区正式挂牌。分别为华东中心、华中中心、华南中心以及厦门中心,分别位于滁州、武汉、惠州及厦门。
在长江新城规划大学产业园,引入全国高校资源,创建孵化器平台。
将致力于加快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在长江新区规模化高效转化、落地;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高效融合,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助推长江新区打造“科教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新基地”提供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
争取上升为中部科技创新港。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西安。
三是产业优势。
武汉的功能定位,最早是军事要塞。
商代的盘龙城,三国的蛇山军事要塞,岳飞抗金的基地,都是中部城市。岳飞驻屯武汉7年。
中国四大岳飞庙,分别位于武昌、汤阴、朱仙镇和杭州。如今只有武昌的岳庙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包括武昌的粮道街马蹄营、岳家嘴、忠孝门,汉阳的冰糖角、郭茨口、墨水湖、马沧湖、翠微路、报国巷、催子湾等地,根据历史地理的相关史籍推断,它们和岳飞关联具有一定可信度,代表了历代百姓对岳飞的纪念和崇敬之情。
马蹄营据传是岳家军马队的主要驻扎地。武昌沙湖东边的岳家嘴则是岳家军水军屯驻的基地,在地名上,“嘴有‘突出的陆地’的意思,岳家嘴有可能是岳家军的军船码头。
元代开始,武昌成为政治中心。湖广行省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两广两湖。
汉阳属于河南江北行省。
明清之际成为商业重镇,1861年汉口开埠之后,外贸仅次于上海。
在张之洞努力之下,武汉成为钢铁城市,产量占全国94%。
计划经济时期,武汉钢铁厂两度成为最大的钢铁厂。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汽车之都与光电子制度。
最近成为芯片之都。
四是文化优势。
京楚同源,商业带动戏曲文化的发展,戏曲大码头。
2017年以来,强调三乡工程,武汉的郊区出现大批特色小镇。
我们取得了武汉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武汉是伟大抗疫精神的发源地,抗疫文化会流传千古。
五是生态优势
武汉25%是水面,南京11%。
武汉166个湖招商引资。东莞松山湖的华为基地成为创新基地。
关键是,湖湖连通。
大武昌、大汉阳、东西湖的五湖联通、六湖联通,非常期待。
总之,希望武汉在十四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面有大的动作,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