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地出台了发展数字经济的鼓励措施,有的脱离本地实际,难以落地。
而深圳市龙华区依托现有企业发展数字经济,比较有基础、有抓手。
2019年深圳各区GDP如下:
南山增长7.6% 总量6103亿
龙岗 8.1% 总量4686亿
福田 7.2% 总量4546亿
宝安 6.6% 总量3854亿
龙华 2.5% 总量2510亿
龙华区的经济规模并不大。
日前,龙华区率先制定出台《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从生态体系、产业链群、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1+8+1”的发展措施,启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引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
其中的8,就是要通过“八大聚焦”,打造“8”大数字经济千百亿级产业链群,都是以现有企业为基础。
聚焦跨界融合,依托工业富联、树根互联、蘑菇物联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模块化需求,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打造千亿级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群。
聚焦技术突破,依托富士康、汇川技术、宝能汽车等企业,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车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依托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聚焦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检测、植介入器械等重点领域,构建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链群。
聚焦多元赋能,深化与腾讯等公司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区块链产业促进会、宝德利得链等企业,引培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积极探索区块链在政用、民用领域的应用示范,建设区块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园区,打造百亿级区块链产业链群。
腾讯做区块链是很有成绩的。
2018年,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公司联合创立“智税”创新实验室,并在当年落地区块链电子发票,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已惠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截至今年5月初,区块链电子发票覆盖上百个行业,开票量已超过2000万张。区块链改变了税务征管模式。
传统的电子发票是以中心化自建或委托第三方开发建设,随着这些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自建平台和第三方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流转成为很大障碍的。
而区块链电子发票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维护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账本数据库的技术,它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需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一个统一的账本系统。即上链后的任何一环节都是彼此共识互通,如果修改其中一个数据,则整个链上其他环节记录的信息都要发生变化,但前提是链上所有环节都要达成此共识才能完成更改。
今年5月9日,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等四家企业联合签署协议,共同打造“税务-产业”联盟链。通过使用跨链技术,打通税务链、金融链、产业链的数据通道,发挥联盟链各方在各自领域的辐射作用,使得企业、金融机构、税务机关共享联盟链上的信息,各方能够实现实质的、有力的协同,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协作效率,同时让链上企业享受到便捷、精准、可信、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
近期,在市发改委的牵头推动下,深圳市税务局研发上线了“区块链破产事务办理联动云平台”。首批用户为深圳市税务局和65家破产管理人。下一步,将向更多商事主体开放,同时推广应用到民政、财政、金融、工信、人社、司法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办理破产机制。
聚焦强基补链,依托顺络电子、京泉华等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支持5G领域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利用龙华智能手机、新型显示制造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5G智能手机、超高清视频、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应用产品,打造百亿级5G产业链群。现在的家庭拥有手机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数量。几乎是人手一台手机。
聚焦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试、新型半导体工艺和器件仿真软件等创新平台,探索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和产业化路径,打造百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链群。
聚焦创新融合,依托富士康、利亚德、天马微等重点企业,以面板制造为核心,探索新型显示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拓展车载、医用、工控、穿戴等新应用、新市场,打造百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链群。
聚焦科技协同,依托观澜版画文旅、大浪时尚创意等基础优势,在支撑链上,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产业园、数字文化产业跨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产业链上,依托广电集团、报业集团、保利文创等重点企业,在深圳率先打造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百亿级数字文化产业链群。
聚焦数字消费,以美团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培育电子商务发展新动能,依托华南物流园等园区,整合辖区跨境电商产业链资源,探索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打造百亿级电子商务产业链群。
从龙华区的设想来看,数字经济就在身边,要做的只是如何做大做强。这是让很多内地企业、内地城市很羡慕的。不过龙华区的思路完全可以借鉴。
同时,龙华区的设想也给内地企业一个启发:只有从事这八个方面的投资经营,才是真正融入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