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恩施州遭受暴雨的侵害,麻烦不少。前有恩施市,后有建始县。我去过巴东,一头在长江边,另一头在清江边。
湖北恩施市委、市政府7月26日通报表扬为该市沙子坝滑坡预警作出贡献的地质灾害点监测员陈光明,并为他送去5万元奖金。
情况是这样的。
7月21日凌晨,因持续强降雨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恩施市沙子坝滑坡。屯堡乡马者村地质灾害监测员陈光明7月17日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例行监测时发现险情迹象,仔细甄别、及时预警、及时上报,上传照片引起工作人员重视,迅速勘查判断,作出群众撤离决定。陈光明发挥了地灾“预警第一人”的关键作用,为组织315户1339名群众安全撤离贏得了36小时的宝贵时间。滑坡未造成一人伤亡。
陈光明7月17日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例行监测时发现险情迹象并上传照片(资料图)恩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这张照片很重要。但是,这只是“人防”。带有人工智能的“技防”则不可少。
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发生了该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山体滑坡灾害,300万立方米土石方倾泻而下,导致300米省道路面、1座小型电站和5间房屋被毁,万幸的是,北斗监测系统提前预警,群众及时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早在6月24日,石门县已接到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地质灾害橙色预警。称潘坪村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经智能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分析,该处隐患点变形量偏大,且近期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建议启动应急调查,受威胁居民临时撤离。随后,当地马上转移安置危险区6户20名村民,并开展24小时巡查值守,在收到值守干部的异常通报后,又及时转移走疑似危险区8户13位村民。
这要归功于2019年11月,常德在全市7个地质灾害点安装北斗微芯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监测滑坡点,进行毫米级的精准定位。初步勘测,两次山体滑坡的滑动面长约600米,深约30米。
宁乡市在90个重点隐患点建成600多个北斗地质灾害监测站,全天候实时自动化监测隐患点变化,并成功作出多次预警。
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基于北斗的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避免了当晚突降暴雨导致局部滑坡造成人员灾害。
北斗预警,不仅仅用于滑坡监测,也用于水文遥测。
今年以来,浙江省实施水文防汛“5+1”项目,绍兴市新昌县水文遥测站点逐步改造升级,在现有移动通信方式基础上,增加新型高可靠的北斗卫星信号传输通道,推进水文监测数据“大集成”。
遥测雨量设备
6月30日凌晨,新昌县普降暴雨,南明街道班竹村官坑自然村发生山体大面积滑坡,由于及时预警,提前组织转移,该村村民无一伤亡。
安徽省安庆市普降中到大雨,石牌水文站自动测报系统主用信道出现异常,导致该站水位信息传输中断。安庆水旱情分中心按照预案,果断启用该站北斗卫星备用信道,保障了水情信息的及时传输。截至7月2日,北斗卫星信道共传输水位信息五百余条,测到了包括最高水位16.21m在内的完整的水位过程资料。
入夏以来,地质、洪涝灾害频发,北斗应用发挥独特的优势,在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功预警春厂坝等地质灾害的公共监测平台是利用北斗等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进行监测,在地质高危区域布设卫星监测终端配合一体化气象站、视频监控终端、裂缝测量计、倾斜加速度测量计、应力应变传感器等多元化数据采集设备,灾害发生前,原本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传感器发生沉降或偏移时卫星能够感知其运动变化,后台系统会结合多元监测数据,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智能综合分析,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
由于地面变形特征可以由定位测得,所以可以通过北斗系统定位监测获取滑坡特征信息,得到监测地区山体的形变趋势及形变规律,从而达到预报山体滑坡的变形趋势。
恩施州山高、水深、河窄,应该尽快推广北斗预警系统,以“技防”为主,“人防”为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设立恩施北斗预警系统示范区,达到统一监测各种地质灾害的目的,形成北斗灾害预警大数据。在这个方面,武汉的北斗企业有优势,可以尽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