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武汉疫情。
到3月9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7例(武汉17例,8日是36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52例(武汉896例),新增死亡病例17例(武汉16例,8日是18例),现有确诊病例17151例(武汉15732例),其中重症病例4701例(武汉447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585例(武汉31829例),累计死亡病例3024例(武汉2404例),累计确诊病例67760例(武汉49965例)。新增疑似病例13例(武汉12例),现有疑似病例246例(武汉230例,8日是253例)。
武汉的各类数字,都在大幅度下降。
9日,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截至9日,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9例。
3月5日上午,中央指导组在青山区翠园社区开元公馆小区考察时,假装让志愿者送菜送肉给业主。有居民从家里的窗户大喊:“假的,假的”。孙春兰副总理当即要求省市领导深入了解情况并指出,群众有情绪很正常,这提醒我们,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还存在短板。不要掩饰矛盾,要实事求是,明确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6日晚,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视频调度会上,王忠林部署:要在全市广大市民中深入开展感X教育。
8日,应勇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克服疫情给务工、经营、就业、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支持配合党委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令人钦佩,我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可见,疫情与舆情在赛跑。
二是复工复业。
全国工业企业复工率为75.3%,经工作量加权后为64.3%,远低于同期官方公布的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5.6%。
复工率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从业人员复工率最高,达到88%,其次是“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从业人员,接近80%。受疫情影响,只有1/3的“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复工,50%左右的“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教育”行业从业人员实现了复工,可见这几个行业受疫情的冲击最为严重。
根据人社部相关数据显示,从各地监测的情况看,目前返岗复工的农民工达到7800万,占今年春节返乡的60%。从目前返岗复工的流向看,主要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广东、浙江外省农民工返岗复工率达到70%,江苏外省农民工返岗复工率约60%。目前农民工返程复工正有序进行。
湖北之外,扶持政策落实的怎么样?这也是湖北人关心的问题。
目前,全国向47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12亿元,惠及职工2426万人。3月底前,力争所有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基本发放到位。
上海市国资委发布消息:目前房租减免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中。截至8日,上海市国有企业共受理1.4万户中小企业的减免申请,涉及承租面积980万平方米,申请减免租金约12亿元。
上海这样,武汉应该不远了。
三是凉白开。
2020初春期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悄然蔓延,全国人员打响一场抗击疫情的硬仗。
1月28日,1万箱今麦郎凉白开瓶装熟水送达咸宁市慈善会,并通过有关部门为当地一线医护工作人员送去熟水凉白开,为抗疫将士们提供健康饮水保障。
2月12日,整车3800箱凉白开瓶装水及暖柜等物资也已送达火神山医院抗疫一线。
2月14日,同样数量的今麦郎凉白开瓶装熟水及配套暖柜等物资直抵雷神山医院,方便一线医护人员随时随地喝上暖暖的瓶装熟水。
白开水又名凉白开、冻滚水,是平常生活中人们喝得最多的食用水。它清淡无味,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很重要的调理作用。早晨空腹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对身体百益而无一害,对中老年人来说,不仅能稀释血液,降低血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减少血栓危险,防止心脏病“高峰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年轻人来说,能对因晚上睡眠后体内水分由于生理上的散发而减少起到解渴、利尿的作用,也能使皮肤变得光滑细嫩。
四是经济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在许多国家出现,新冠肺炎成为大流行(病)的威胁已变得非常现实。
9日上午10时,中国境外共104个国家/领地/地区确诊新冠肺炎28674例(新增3949例),死亡共计686例(新增202例)。
欧美股市重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性的破1%,黄金大涨,石油史诗级暴跌,航空、旅游、餐饮、贸易、产业链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受全球疫情蔓延、中美贸易摩擦和增速换挡叠加影响,中国经济此轮调整超过2003年非典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时间长短和幅度深浅尚不确定。目前大家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是3%、零增长还是负增长仍存争议,但创40年新低是无疑的。
这真是百年一遇的大时代。
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3月4日中国政治局常委会强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大放水,一个新基建,我相信历史将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截至3月5日,24个省市区公布了未来的项目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8.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近8万亿元。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不同,被赋予新的科技内涵,主要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健康医疗等八大领域。
一是新基建投资加码,拉动基础网络建设步伐。
5G被认为是重中之重,5G产业链将会被迅速带起,成为今年的重要投资主线。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5G建网有望加速。截至2月底,我国80%的5G网络建设按计划实施。
二是新基建更着眼于“新”,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基建作为新业态、新技术,代表着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是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内容。
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都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
三是“无平台不经济”,5G等新基建新消费站上风口。无论身处传统行业或者已经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整个经济的“在线”进程正在加速。这也意味着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的新消费需求正极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