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周巷镇碎石厂区山体残缺不全,满目疮痍
与周巷镇碎石厂区数公里之隔的新龙村,放眼望去满是绿色
“年内关停剩下的11家碎石厂,引导碎石企业向内向外转移转型,搞好关闭矿山的复垦复绿、生态修复等后续治理。”11月23日,湖北省孝昌县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告了该县保护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的决心。
年内关停剩下11家碎石厂
孝昌县周巷镇碎石厂区,涉及龙泉村、新民村、双峰村等7个乡村,附近生活着1万多名群众。作为孝昌县的碎石主产区,15家碎石厂在此已开采多年。
11月2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漫天的雪花,掩盖不了此处的山体残缺不全、满目疮痍,而进出此区域的道路,则路基下沉、路面破损,令坐在汽车里的人颠簸不堪。
“碎石开采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周巷镇镇长厉天福说,碎石开采产生大量粉尘,污染大气和水体,并且占压毁坏农田、损毁原有水系,“直接影响镇区居民饮水安全”。
群众出行也因此不便。厉天福介绍,通往碎石厂的主干道是附近1万多群众的出行通道,每年因碎石运输引起的大小交通事故达10多起,且许多路段不堪重负,维修赶不上破坏。
孝昌县委、县政府早已意识到关闭碎石厂的必要性,“碎石厂所在乡镇、村组及随时运输公路沿线居民,对碎石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粉尘污染、噪音扰民、公路损毁等问题反响强烈,要求关闭碎石厂的呼声很高”。
从经济效益看,开采碎石每年提供税费近两千万元,但与损毁道路、破坏生态等相比得不偿失,严重制约了孝昌县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10月,孝昌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孝昌县碎石厂关闭工作方案》,采取3年分步关闭方式稳妥实施:2014年关两家,2015年关4家,2016年关12家。
11月23日,孝昌县关闭碎石厂新闻发布会召开,宣布今年已关停1家碎石厂,剩下的11家将于年内关停,12月31日前吊销或注销采矿许可证等证照,公安机关停供炸药。
矿山复垦复绿 发展绿色产业
如何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
孝昌县给出的方案是,督促国土、环保、林业、水务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合力搞好关闭矿山的复垦复绿、地貌恢复、边坡治理、生态修复等后续治理。
而随着碎石厂的关停,碎石企业该如何转型,碎石厂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又路在何方?
周巷镇新龙村,与周巷镇碎石厂区仅数公里之隔,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放眼望去,满是绿色,道路干净整洁,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村支书汤华兵介绍,该村以苗木花卉的种植与销售享誉全国,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这为当地政府引导碎石企业转型、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周巷镇有苗木产业基础,引导碎石企业投入资金转型,必将壮大周巷镇的苗木花卉产业,成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厉天福说,这是绿色产业,能可持续发展。
去年4月和11月,今年4月和5月,周巷镇先后4次组织碎石厂业主外出考察苗木花卉产业的前景,收效甚大,不少碎石厂业主主动开始谋变。
周巷镇伦国碎石厂业主汤子云,个人斥资500万元投入十里苗木长廊建设,辐射带动黄庙村90%农户种植苗木2000多亩,成为随市场也向苗木产业转型的带头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碎石厂在孝昌留下的满目疮痍,必将恢复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